“小寒大寒,冷成冰團。”1月5日將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正值“二九”第6天。專家表示,此時節,冷空氣活動頻繁,將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小寒是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每年陽歷的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開始。它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這是按農歷月份排列的,如按公歷來看,則成為每年的第一個節氣。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小寒是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每年陽歷的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開始。它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這是按農歷月份排列的,如按公歷來看,則成為每年的第一個節氣。
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而小寒時節之所以寒冷,是因為1月上旬強冷空氣及寒潮冷鋒活動頻繁。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1月上旬天氣趨勢預報顯示,5~8日,有一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有大風降溫天氣。10日左右,還將有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在小寒時節,如何御寒成為公眾關心的大事。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示說,此時節,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強體育鍛煉外,外出時要特別注 意“暖頭”“暖足”和“暖背”。同時,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蘿卜、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可以提高機體的抗 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