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央行將驗收頒發個人征信牌照 已兩次聽取機構報告
5月11日消息,年初,央行批準8家民間機構開展個人征信準備工作。新浪財經獲悉,去年9月至今央行已兩次聽取階段性工作匯報,6月份央行將正式驗收,驗收通過后下發個人征信牌照。目前,僅兩家機構公開了個人信用評分產品。
今年1月5日,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這8家機構中,4家位于深圳,芝麻信用位于浙江,其余3家位于北京。
當前距央行1月下發通知已過去4個多月。據了解,這8家機構中,芝麻信用和考拉征信的腳步最快,先后推出了國內個人信用評分“芝麻分”和“考拉分,并已接入多個生活場景。
其他幾家機構中,騰訊征信有限公司已在QQ會員中展開內測,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也在內測中,而中誠信征信10年前就開始為銀行機構提供個人信用服務。
據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透露,前些天央行剛剛聽取了8家機構的工作匯報。拉卡拉高級副總裁、考拉征信總裁李廣雨今日也向新浪財經表示,目前,牌照還處于準備期,6月份央行將對這8家機構進行考察驗收,通過后正式下發牌照。
“屆時驗收的內容包括系統安全、數據庫的安全、網絡的安全、內控制度、業務規范、業務合規性等等,都要經過檢查。這也是央行征信管理部門對我們這些機構的重點監管范圍,還會委托其他第三方機構進行評測,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李廣雨表示。
今日,考拉征信還趕在央行下發個人征信牌照前,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北京成立了國內首個關注大數據征信模型研究的實驗室,主要致力于征信大數據建模與挖掘算法、大數據技術以及大數據應用等方向的探索和創新。
事實上,相比于美國和歐盟等國,我國征信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征信工作主要由央行主導。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征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據不完全調查,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約20多億元。其中個人征信僅占很小一部分,約2億元。
與央行的征信體系不同,目前民間征信機構的信息來源并不局限在金融領域,更多應用在生活化場景。此次個人征信開閘,也被認為是對央行征信體系的補充。
此前,多家券商研究報告稱,看好征信市場這個“金礦”。根據宏源證券分析師的分析,通過中美對比測算出中國個人征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方正證券(601901,股吧)報告也顯示,個人征信行業市場很可能在2010至2015年達到千億級別空間,對應行業10年和1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86.2%和51.33%。
考拉征信首席技術官葛偉平今日也表示,預計國內征信規模起碼是幾千億以上的規模。而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石勇則認為這些數據過于保守:“美國的市場規模非常穩定是2500億左右,中國的人多啊,可以翻一倍。”
5月11日消息,年初,央行批準8家民間機構開展個人征信準備工作。新浪財經獲悉,去年9月至今央行已兩次聽取階段性工作匯報,6月份央行將正式驗收,驗收通過后下發個人征信牌照。目前,僅兩家機構公開了個人信用評分產品。
今年1月5日,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這8家機構中,4家位于深圳,芝麻信用位于浙江,其余3家位于北京。
當前距央行1月下發通知已過去4個多月。據了解,這8家機構中,芝麻信用和考拉征信的腳步最快,先后推出了國內個人信用評分“芝麻分”和“考拉分,并已接入多個生活場景。
其他幾家機構中,騰訊征信有限公司已在QQ會員中展開內測,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也在內測中,而中誠信征信10年前就開始為銀行機構提供個人信用服務。
據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透露,前些天央行剛剛聽取了8家機構的工作匯報。拉卡拉高級副總裁、考拉征信總裁李廣雨今日也向新浪財經表示,目前,牌照還處于準備期,6月份央行將對這8家機構進行考察驗收,通過后正式下發牌照。
“屆時驗收的內容包括系統安全、數據庫的安全、網絡的安全、內控制度、業務規范、業務合規性等等,都要經過檢查。這也是央行征信管理部門對我們這些機構的重點監管范圍,還會委托其他第三方機構進行評測,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李廣雨表示。
今日,考拉征信還趕在央行下發個人征信牌照前,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北京成立了國內首個關注大數據征信模型研究的實驗室,主要致力于征信大數據建模與挖掘算法、大數據技術以及大數據應用等方向的探索和創新。
事實上,相比于美國和歐盟等國,我國征信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征信工作主要由央行主導。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征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據不完全調查,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約20多億元。其中個人征信僅占很小一部分,約2億元。
與央行的征信體系不同,目前民間征信機構的信息來源并不局限在金融領域,更多應用在生活化場景。此次個人征信開閘,也被認為是對央行征信體系的補充。
此前,多家券商研究報告稱,看好征信市場這個“金礦”。根據宏源證券分析師的分析,通過中美對比測算出中國個人征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方正證券(601901,股吧)報告也顯示,個人征信行業市場很可能在2010至2015年達到千億級別空間,對應行業10年和1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86.2%和51.33%。
考拉征信首席技術官葛偉平今日也表示,預計國內征信規模起碼是幾千億以上的規模。而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石勇則認為這些數據過于保守:“美國的市場規模非常穩定是2500億左右,中國的人多啊,可以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