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中國出口增速仍延續雙位數增長,但進口增速低于市場預期,貿易順差再次擴張至400億美元之上。受上半年外貿慘淡影響,盡管近月來外貿回暖,但實現全年7.5%左右的目標基本無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虛假貿易抬頭,10月中國內地對東盟、韓國、中國香港地區等出口增長加快,貴金屬出口大幅跳升,不排除熱錢流入的可能。
熱錢流入跡象顯露
據海關8日公布數據,10月中國內地對除日本以外的主要亞洲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邊境小額貿易同比增速達到24.5%,對東盟、韓國、印度、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出口增速分別18%、13.8%、18.1%、24%、28%。
“對上述地區的出口數據很高,不排除這些地區資本借道流入國內的可能。”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
連平指出,“短期資本流入可能與制度變革有關,比如滬港通推出在即,或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國內。目前雖沒有確切的數據證明,但有些數據確實令人生疑。”
他從三方面做了分析:一是,按例加工貿易好會帶動制造業走高,但10月加工貿易比較好,與先行指標PMI反映的制造業疲弱的現狀并不匹配;二是,美國經濟復蘇強勁,10月中國對美出口增速10.9%,與美國經濟強勁復蘇息息相關,但東盟、韓國等上述地區經濟復蘇狀況并不好,何來如此高進口需求?三是,以上幾個中國出口增長比較快的地區都是與中國經貿往來最為密切的周邊國家,其貿易監管力度不如歐美地區。
這些令人生疑的數據背后,熱錢影子浮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海關公布的內地出口到香港和香港方面公布的從內地進口的數據出現很大差異。從增速看,9月對港出口增速為34%,而香港統計處公布的9月香港從內地進口的增速只有5%。從數額來看,野村證券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兩項數據之間的差額9月份為135億美元,約為今年前八個月平均月度差額的兩倍。這被認為是虛假貿易和熱錢流入的證據。
另外一項證據是貴金屬出口大幅攀升,分析人士說,“貴金屬由于單位體積價值高,是虛假貿易操作最方便的商品類別”。海關數據顯示,10月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出口同比增長187%至48.6億美元,而9月份則高達108億美元,同比增幅為678%。
“貴金屬出口大幅跳升,對香港出口增速較高,可能暗含虛假出口、熱錢流入的可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指出,9月份中國的實際出口增速大約是12%左右,比8月份大幅度增長,但是要拋除掉一些水分,這里面可能是A股市場的回暖引起了一些熱錢的回流。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劉亞欣也表示,“近期貨運、貴金屬出口、對港臺出口數據較為異常,此外,9、10月在岸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了明顯的匯差,使得內地美元資金可以通過到香港兌換人民幣進行套利,且這與我們監控的資本流動情況基本相符,因此出口數據中或存在虛假貿易成分。”
全年進出口目標落空
今年年初,中國制定了全年外貿進出口增長7.5%左右的目標,然而上半年增速僅為1.2%。盡管下半年外貿好轉拉動1-10月份增速回升至3.8%,但全年僅余兩個月,實現7.5%的目標基本無望。
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出口增速為11.6%,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進口增速為4.6%,貿易順差454.05億美元,比上月擴大145億美元。進口、出口增速雙雙較9月份下降,形成萎縮型的貿易順差擴大。
“長期貿易順差對穩定人民幣匯率是不利的,持續貿易順差會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連平對上證報記者說。
海關數據還顯示,10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7,較9月下滑1.6,預示未來2到3個月的出口增速將有所放緩。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對記者表示,年末兩個月,受基數較高因素影響,外貿同比增速會顯著回調,出口增速或跌至5%左右,進口則回落至1%左右。完成全年7.5%的進出口增長目標無望,預計全年外貿實際增速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