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昨日發布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財務決算情況。這一系列數據向外界揭秘了龐大的中國非金融國有資產的內部結構。
國企資產總額104.1萬億
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6.3%。
該報告中所指國有企業是不包含金融國企在內的國有企業,包括94個中央部門所屬企業、113家國資委監管企業、5家財政部監管企業和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如果考慮金融國資的情況,整個國有資產的總量會進一步增加。此前,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曾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國有金融企業共計2789戶,對應的國有金融資產總額近5萬億元。
除此之外,金融國資通過杠桿能撬動的資產總額仍非常龐大。以替財政部持股金融企業的中央匯金公司為例,截至2013年6月底,匯金公司控參股機構由2003年的2家發展到21家,資產總額72.4萬億元,約占全國金融業資產總規模的近一半。
盡管100多萬億元的國有資產看似龐大,但仍是非國有企業資產占據主導的局面。根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2008年全國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額為207.8萬億元。
考慮到統計局公布的工業企業資產中,2012年133.7萬億比2008年的64.2萬億增長了超1倍。以這個速度計算,非國有資產仍是中國企業的主流。
央企利潤占比超六成
在非金融國有資產內部,中央企業資產雖然在企業戶數、資產總額上少于地方國資,但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上超過地方國資。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獨立核算的國有法人企業15.6萬戶,其中有中央企業5.2萬戶,地方國企有10.4萬戶,即央企所占戶數只有約三分之一。在資產方面,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4.1萬億元,中央企業48.6萬億元,地方國有企業55.5萬億元。這意味著,央企所占的資產比重只有46.7%。
在收入上,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7.1萬億元,中央企業27.6萬億元,計算下來占58.6%;利潤方面,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中央企業1.7萬億元,占65.4%。
占據六成多的國企利潤,同央企的行業分布不無關系。其中,煙草、石油、電信、電力等利潤的大戶基本上都在中央企業中。
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上交稅費3.8萬億元,中央企業就交了2.8萬億元,計算下來占了73.7%。
平均資產負債率64.5%
財政部的數據還揭示了國有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水平。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4.1萬億元,全國國有企業負債總額67.1萬億元,按此計算,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4.5%。
外界常常擔憂鐵路負債水平,但鐵路債券卻往往受市場熱捧。其原因在于,中國鐵路總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報告顯示,總負債為3269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4%,同國企的平均負債率基本相當。
不過,部分國有企業目前仍承受著上一輪投資過快增長的負債陣痛。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交通行業、煤炭行業、電力行業等3個行業財務費用合計占其利潤總額的比重超過80%。
在財務管理費用“高企”的情況下,地方國有企業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數據顯示,地方國有企業財務費用占了利潤總額的89.1%,同比上升9.9個百分點。這造成了地方國有企業利潤增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