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經濟二季報發布前夕,先行指標中的積極信號繼續增加。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3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繼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攀升至51%的半年高點后,當天發布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0%,繼續保持在高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安排,7月9日將發布半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7月16日將發布二季度GDP、固定資產投資等一系列核心宏觀數據。多家投行預計,中國經濟二季度數據可能溫和改善。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4%。
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強調了今年中國有信心實現7.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雖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高于榮枯線5個百分點。
在企業預期方面,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4%,雖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仍處于高位景氣區間,表明非制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市場預期持樂觀的態度。分行業看,僅居民服務及修理業和房地產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低于臨界點,其他行業均位于擴張區間。
瑞銀預計,6月一系列數據有望持續改善,比如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將從5月的8.8%進一步回升至9%左右;出口同比增速將升至7.5%左右(5月份7%),進口將受“微刺激”支撐重拾增長;基建投資有望保持強勁,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可能升至 17.3%(前五月17.2%)。
對于市場關注的物價,瑞銀預計6月份CPI或達到2.5%,與5月份持平。
到目前為止,市場發現,中國的決策層并沒有通過如全面降準、直接松綁房地產政策等傳統工具來放松調控,而是不斷創新政策工具來進行“定向寬松”、“區間管理”。因此中國政府在穩增長方面仍有充足的政策儲備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