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5%,比上月大幅上調0.7個百分點,再次回到“2時代”。專家認為,CPI漲幅受水果、肉蛋等價格上漲影響明顯,預計今后數月食品價格難有明顯上漲,全年物價上漲壓力并不大。
水果肉蛋價格快速上漲推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1%,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35個百分點,是CPI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說,5月份CPI環比小幅上漲,同比漲幅有所擴大,“5月份的翹尾因素比4月份增加0.5個百分點,致使5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0.7個百分點。”
從具體品種來看,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0.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43個百分點,成為影響CPI反彈的最重要推手。目前監測水果全國價格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同比漲幅多在兩成以上。
雞蛋和雞肉價格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CPI反彈。農業部數據顯示,5月份第四周,全國雞蛋平均價格每公斤10.99元,同比上漲19.1%。河北、遼寧等10個主產省份雞蛋平均價格同比上漲28.2%。全國活雞平均價格每公斤17.93元,同比上漲22.2%。農業部認為,這一輪雞蛋價格上漲主要是受產蛋雞存欄持續減少的影響。
鮮菜價格持續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物價總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鮮菜價格下降2.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高溫天氣農產品價格難升溫
經歷了5月份的價格快速上揚后,近期雞蛋、豬肉等部分農產品價格未能出現和氣溫一樣的上升,反而出現掉頭向下的趨勢。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5月底以來,全國雞蛋價格整體呈下降走勢。與5月27日相比,6月6日,全國雞蛋價格下降3.2%。分地區看,超過八成省區市的雞蛋價格下降。其中,黑龍江、河南、河北的價格降幅居前,分別為11.0%、10.1%和8.6%。
盡管豬肉價格在5月份延續了數周的上漲,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當前生豬飼養和出欄量相對較大,市場需求低迷,后期生豬價格走勢并不樂觀。
“進入6月份以后,生豬出欄價格已由5月份的每公斤14元下跌至當前的每公斤13元,由于母豬淘汰率低以及市場需求不旺,仍有可能繼續下跌。”山東鑫基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彭興泉說。
山東省畜牧獸醫中心專家認為,當前仔豬價格同比有所上漲,不僅阻止了剛剛開始的淘汰母豬進程,甚至還重新點燃了母豬補欄的積極性,將有可能影響豬市后期走勢。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持,生豬價格上漲短期內并不具有持續性。
雖然近期蔬菜價格有所上漲,但業內預計菜價下降仍是趨勢。長期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濟南金鄉山陽貿易有限公司經理孟凡波說,隨著氣溫上升,當前正處于大棚菜和露天菜換季的尾聲,運費、人工成本上升等推動了菜價上漲,“不過,總體而言上漲幅度不會太大,時間也不會持續太久,預計到6月下旬將逐漸平穩下來。”
年中CPI漲幅或是全年高點
專家認為,5月CPI大幅反彈和去年的基數有明顯關系,年中CPI漲幅或是全年高點,從全年來看物價上漲壓力并不大。
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從物價運行趨勢來看,由于今年5月至7月的翹尾因素是年內的高點,預計全年物價將呈現中間高兩頭低的態勢,4月份CPI同比上漲1.8%的漲幅可能是年內的低點。
從農副產品價格來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下半年整體壓力不大,但部分產品波動難免。其中,對物價影響較大的豬肉價格或有溫和上漲態勢。彭興泉認為,飼料等價格在上漲,生豬價格將在需求相對較大的秋冬季出現反彈的趨勢。
從總需求來看,一些專家認為,雖然我國宏觀經濟部分指標已出現向好態勢,但經濟下行壓力仍沒有徹底扭轉,這有利于物價總水平的穩定。5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1.4%。“宏觀經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房地產行業的風險也將對宏觀經濟數據產生直接影響。”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說。
“當前看來,決定下半年CPI同比漲幅高度的仍然是國內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狀況未能明顯改觀,預計年內物價上漲壓力不大。”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據新華社濟南6月10日電
新聞 分析
肉蛋鮮果價格促CPI走高
應關注部分消費品價格變動
國家統計局10日發5月份CPI數據。與居民感受較為一致的是,豬肉、鮮蛋、鮮果價格在當月環比上漲明顯。從環比來看,蛋、豬肉和鮮果價格合計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28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提醒,如果需求乏力的狀況未能明顯改觀,預計年內物價上漲壓力可控,應關注部分消費品價格變動。
肉蛋鮮果價格上漲明顯
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統計顯示,5月份豬肉均價是該市場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首次出現同比上漲。這源于5月上旬豬肉價格的一波迅速上漲:一方面,發改委連續啟動兩批凍豬肉收儲對穩定豬肉價格效果顯現;另一方面,過剩產能得到釋放,前期惜售、壓欄的毛豬漸漸被市場消化。
另外,雞蛋價格也在走強。
在上海居民的餐桌上,水果價格上漲影響更是明顯,不少居民感嘆鮮果占到日常消費比重太多。5月份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0.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43個百分點,是拉動CPI漲幅的“主力軍”。
關注部分消費品價格變動
總體來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2014年CPI同比漲幅可能出現“中間高、兩頭低”的情況。從驅動因素看,決定下半年CPI同比漲幅高度的仍然是國內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狀況未能明顯改觀,預計年內物價上漲壓力可控。
業內人士同時提醒,應關注部分消費品價格變動。
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如何,從供給來看市場觀點并不一致。一方面母豬存欄量持續下降,供過于求的情況將逐步反轉,另一方面,生豬養殖行業仍未擺脫深度虧損,產能過剩的壓力仍然存在。但從需求來看,豬肉將由于天氣轉熱進入消費淡季,終端豬肉價格難以明顯上漲。總體來看,豬肉價格或在下半年小幅走強。
促進需求回暖成市場焦點
在年內物價上行壓力可控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促進需求回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繼4月25日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引導信貸資源支持“三農”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又宣布將從6月16日開始,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引導信貸資源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表示,通過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釋放流動性,既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提振市場需求和活力,也有利于促進就業,保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今年以來的調控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今年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升0.4個百分點,創下今年以來最高值。多個數據顯示,工業領域的下游加工工業以及與居民終端需求相關的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近期已經出現了產出回升、利潤向好的趨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評價,中國經濟在向好的方向變化,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態勢繼續保持。
據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
機構 觀點
通脹前景溫和 出口將繼續改善
深圳特區報訊 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通脹出現反彈。此間金融機構分析稱,5月CPI同比增長反彈的很大因素受到翹尾因素影響,通脹前景將保持溫和,全年單月物價指數超過3%的可能性很低。
而對之前公布的外貿數據,上述金融機構預計,隨著國際市池暖,以及陸續出臺一系列穩定出口增長的針對性政策發揮效應,未來出口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稱,5月CPI同比增長反彈的很大因素受到翹尾因素影響,5月翹尾因素達到1.7%,而6月翹尾因素也將維持在1.7%附近,不過下半年翹尾因素將漸漸減少,這意味著今年全年來看,在沒有突發沖擊下,物價壓力不大,預計全年單月物價指數超過3%的可能性很低。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同樣表示,5月份通脹同比回升主要是去年基數較低造成。整體而言,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前景將保持溫和。
他就中國人民銀行9日晚宣布對“三農”和小微企業放貸的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分析稱,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定向降準。這次定向降準僅能釋放出700億元至1000億元的流動性,央行選擇“定向”而非“全面”降準,反映其對當前經濟狀況的折中考慮。
“出口連續4個月環比增速回升,主要原因是對香港出口高基數效應的消除,外圍需求回暖以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帶動出口增長”,交通銀行研究員劉學智對5月外貿數據分析說:“進口增速從上個月0.8%下跌到-1.6%,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大宗商品進口價格普遍下跌、打擊進口貿易融資套利行為的政策作用等綜合性影響。”
他認為,國際市池暖,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出口增長的針對性政策,加上新興經濟體雖然普遍增長乏力但已經出現企穩跡象,出口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出口同比增長將平穩向好。
5月貿易順差359.22億美元,環比擴大94.6%,為2009年2月以來單月最大貿易順差。聯訊證券宏觀及固定收益研究員熊鷹說,外貿順差可能起到對國內經濟“自加速”的功能,從本期數據來看,外貿順差的同比增速已經運行至較高水平,如果該趨勢可以持續的話,那么外需對中國經濟的正面貢獻將較大。
他說:“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在下半年回升至10%左右的位置,從而通過順差主動擴張的形式來對下半年國內經濟形成關鍵的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