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發改委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限價

發改委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限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09 09:02  瀏覽次數:35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醞釀,國家發改委5月8日終于公布了低價藥清單。據悉,該清單涉及500多個品種中的1000多個劑型。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低價藥清單不覆蓋、不代替醫保目錄和基藥目錄。下發后,還將采取動態管理模式對其調整。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發文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在控制日均使用費用的前提下,放開最高零售限價,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供應。此舉被醫藥界看作是“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的信號,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若招標、醫保等相關政策不能后續跟進,即便鼓勵企業生產供應,也不能具體落實到位。
  革新:改進低價藥價格管理方式
  “去年,發改委、衛計委、工信部一起商量研究,采取綜合措施解決目前存在低價藥市場供應等方面的問題。最后大家都認為,價格是一個關鍵性環節,希望通過突破價格、調動生產企業、醫院使用低價藥的積極性。”發改委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為保障低價藥品生產供應,衛計委、發改委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從生產、流通、價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而此次發改委出臺改進低價藥價格管理政策,是相關部門落實低價藥政策的具體措施之一。
  發改委相關人士指出,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主要是為了適應低價藥品對生產成本變化敏感的特點,建立更加靈活的價格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調動企業生產供應和醫院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滿足臨床用藥需求,進而也有利于抑制高價藥品不合理使用,優化臨床用藥結構,降低醫藥費用總體水平。
  “相對于高價藥品而言,低價藥品盈利水平比較薄弱,消化成本上漲能力有限,對成本變動比較敏感。”上述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新版G M P改造、質量標準提升和相關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由于招標降價以及零售限價不能靈活調整,企業生產供應低價藥品的意愿下降,醫院缺乏使用積極性,導致一些低價藥品出現短缺、甚至斷供情況,影響了臨床用藥需求。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指出,政府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供應、滿足臨床用藥的基本需求,普藥企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藥劑科主任指出,該醫院四分之一的藥品屬于基本藥物、低價藥,但因為價格太低了,企業停產,醫院根本采購不到。因此,醫生轉而選擇使用非基本藥物,造成醫療費用上漲“如果低價藥能重回市場,那么醫療費用肯定會下降。”
  利好
  不覆蓋、不代替醫保和基藥目錄
  發改委指出,對低價藥品取消最高零售限價,生產經營者在不超過規定日均費用標準前提下,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具體購銷價格,形成更加靈敏反映市場供求的定價機制。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
  “低價藥的清單包括品種和劑型,不具體到規格,它不覆蓋、不代替醫保目錄和基藥目錄。這張清單是按照客觀的費用標準計算列出的,它不同于醫保目錄和基藥目錄,不涉及問題評審。因此,只要產品價格達到規定費用標準,就要列入低價藥清單,超過的就必須從清單退出。清單公開透明,還可進行動態調整。”發改委相關人員指出,低價藥日均費用標準,是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基本藥物制度的有關文件,以及綜合考慮現階段成本費用變化等情況確定的。這個費用標準是可以根據市場發展變化等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的。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與之前坊間流傳的征求意見稿不同的是,正式發布的清單增加了部分品種。“征求意見稿的品種劑型是初步計算結果,肯定不夠全面,因此才征求意見。根據地方和行業反饋進行補充修改,品種數量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都依據費用標準計算核實。”發改委相關人員指出,低價藥清單下發后,還將采取動態管理的模式對其進行調整。
  他解釋,采取動態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一是會有新產品、新劑型不斷上市;二是現有品種也可能因價格或用法、用量發生變化導致日均費用發生變化。因此,只要符合低價藥品標準,價格主管部門要及時將其納入低價藥品清單;對日均費用需突破低價藥品標準,要及時退出低價藥品清單,由價格主管部門按權限重新制定最高零售價格。
  此外,他還指出,由于中成藥的中藥材價格成本占比高,中藥材價格漲幅較大,而西藥原料藥由于采取規模工業化生產,成本價格相對比較穩定。因此,對中西藥也采用了有所區別的費用標準。
  “這對中藥產業發展而言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信號。”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指出,低價中成藥這幾年價格下降太多,而中藥材成本上漲,企業幾乎沒有利潤了。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醫藥行業中心總經理史立臣指出,該政策將使很多中小藥企獲得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也會讓很多生產普藥的中小藥企估值提升。而那些在并購中不被重視的、擁有多個普藥產品批號的中小企業,將成為熱門并購目標。
  配套:招投標、醫保等政策需聯動
  記者了解到,多家上市公司獨家品種入選該名單,未來或有提價空間。包括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中新藥業清咽滴丸、速效救心丸、精華制藥王氏保赤丸、通化東寶鎮腦寧膠囊等。
  不過,藥企層面的觀點出現兩極分化。一些具備很多低價藥品種的國有大型企業非常贊同這一政策,但部分原研藥企和單獨定價產品的企業可能有所擔心。
  “我們非常高興見到這一文件,企業可能不通過招標、直接掛網競價,醫院上網采購。這能節省很多人力成本。”一家國有大型上市藥企老總說。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清單內一些外資原研藥價、單獨定價的產品滿足了日均標準,招標專家就有了選擇權,可以選擇究竟采取原研藥定價,還是低價藥價格確定中標價。
  還有一些人也不太看好這一政策的“落地效果”。
  一位業內人士說,該政策能否降低費用,要看后續的衛生、醫保、工信等部門能否出臺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供應的招標、使用和報銷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如果招標機構不能改變過去只能降價、不能提價的做法,不能實事求是地讓中標價格反映生產成本變動。那么,低價藥政策也會成為一紙空文。”上述人士指出。
  史立臣指出,由于低價藥本身利潤率較低,政府采購能否及時支付采購款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像目前部分省份基藥采購款支付拖延很長時間,那么藥企也會放棄生產低價藥。因此,在低價藥采購款支付上要明晰,否則將導致更多的低價普藥消失。”
  發改委文件指出,要加強價格、采購和報銷政策有機銜接。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完善低價藥品采購辦法,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調動醫療機構、醫生和患者合理優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