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國務院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措施

國務院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7 09:06  瀏覽次數:25
  4月1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從豐富農村金融服務主體、加大涉農資金投放、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加大對發展現代農業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培育農村金融市嘗加大政策支持等6個方面,確定了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

這些措施無疑將進一步加強金融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其中,適當降低縣域農商行存款準備金率最引人注目。“要提升農村金融機構支農的能力,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資金調配權。”中國社科院教授李連仲認為,這種差異化監管是當前金融加大支持“三農”力量的良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會使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更加寬裕,騰出信貸資源為“三農”服務,這將有利于解決當前存在的農村金融服務合力發揮不充分、金融產品服務創新不足、農村資金外流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
 
  目前,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農業風險分擔機制仍不健全,而且監管部門缺乏對金融機構支持現代農業和規模農業的激勵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金融服務現代農業的積極性。”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胡建忠認為,此次會議提到的建立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完善涉農貸款財政獎勵、農戶小額貸款稅收優惠和農村信貸損失補償等政策,對于解決這些問題很有利。此外,開展農機金融租賃服務、創新抵質押擔保方式、發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等,將解決長期存在的農村土地等產權的物權界定和保護不完善以及金融機構開展相關業務缺乏政策依據和標準的問題。
 
  隨著現代農業和規模農業的快速發展,涉農金融需求呈現出新的特征:首先,需求規模更大。涉農貸款主體由過去一家一戶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組織轉變,資金需求規模不斷提升。其次,融資周期更長。發展現代農業和規模農業要求較大的初始投資,傳統的“春放秋收”短期融資方式正向中長期、跨年度、可循環融資方式轉變。第三,需求種類更為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現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事實上,監管部門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提升的步伐正不斷加快,今年3月19日宣布,銀監會新修訂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發布,降低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審批門檻。今年3月份銀監會印發了《關于做好2014年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2014年信貸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著力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促進提高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
 
  李連仲認為,下一步,需要同時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探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金融組織體系、經營管理體系、金融產品體系、風險分散轉移體系、農村信用體系和政策扶持體系。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