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 意在降溫而非澆滅

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 意在降溫而非澆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20 08:44  瀏覽次數:45
  近日,央行頻對互聯網金融產品使出“殺手锏”。
  繼3月13日央行下發文件緊急暫停了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以及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后,近幾日,兩份關于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征求意見稿在市場流出,草案內容讓支付行業倍感壓力。
  根據《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和《關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兩份草案,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同一個人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
  “對個人支付賬戶的轉賬、消費額度設限可以說是‘殺傷力’最大的內容,草案中嚴格限制轉賬、消費額度,其用意在于使支付寶等虛擬賬戶只擔當小額轉賬、支付功能,大額的還是要留給銀行卡、銀聯通道。”某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直言。
  據了解,包括第三方支付和天弘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正在和央行做密切溝通,各方博弈此刻尤為激烈。而最終央行是否會推出上述規則,抑或推行其他版本,暫時都沒法下定論。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對記者表示,央行此次發文主要是從金融風險的角度考慮。互聯網金融確實發展得很迅速,但金融的風險具有傳染性,控風險非常重要。現在的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安全性還沒能完全經受住考驗,央行出臺相關政策來控制它的發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于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擔憂,通過這次政策表現得較為充分。”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對記者說道。
  黃震認為,監管機構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主要是出于對風險、對安全的考慮,并沒有徹底“叫停”,只是“暫停”,不是“禁止”。監管層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互聯網金融創新的腳步能稍微慢一些,做好相關的安全防范管理,比如說到央行備案,以防出現系統性風險。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草案實施,不僅第三方支付企業及電商將受到重挫,普通投資者的便利性也會受到影響。
  對此黃震認為,互聯網金融大勢已經確立,不管人們有什么意見,或者政策有什么進一步的微調,都不會改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互聯網金融并不是法外之地,監管部門可以在業務職權的范圍內行使他們的權利,做出必要的風險防范和監管要求。
  對于監管層出臺的草案,支付寶18日正式回應稱,支付寶已將相關的意見反饋給央行,并正在與央行積極溝通。支付寶稱,基于公司對政策的理解以及與監管部門的溝通,支付寶快捷支付用戶申購和贖回余額寶,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財付通亦回應稱,意見稿限制的是第三方賬戶的支付和轉賬額度,用戶在理財通平臺購買的是華夏財富寶基金,申購基金是使用銀行卡直接支付,贖回基金是通過銀行卡直接提現,不屬于第三方帳戶支付和轉賬業務范圍,不受限制影響,服務一切正常,用戶可放心使用。
  一邊是監管層的政策,另一邊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互聯網金融企業下一步應如何應對與發展?
  對此黃震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要以消費者的需求滿足為中心開發出更多的產品,才能達到創新的意義,必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不受損害,才能實現普惠金融的目的。同時,應認真評估創新中的風險,并且對于風險和安全隱患進行認真研究,做好監管部門所要求的備案工作和安全防控工作。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對于風險提示要進行充分說明,最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企業要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讓監管部門真正理解他們的創新、意義、操作流程和風險點所在,找到合理的監管方式。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