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信用卡、二維碼支付被暫停之后,坊間又傳來了對互聯網金融不利的消息——央行正在對限定個人支付賬戶轉賬額度征求意見,超過限額的要通過銀行賬戶辦理。面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反擊,第三方支付面臨四面楚歌的境地。
影響1:年轉賬不能超1萬? 網店都得關門了!
近日有消息稱,央行向多家機構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征求意見。意見指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1年累計轉賬不能超過1萬元?那網店都得關門了。”聽到這個消息,在淘寶網上經營女裝的陳峰勇有些不敢相信。“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用支付寶交易,如果又要用回網銀,真有點開歷史倒車的感覺。”陳峰勇說,規定個人單筆消費不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超過1萬元,更是莫名其妙,而且網購時,支付寶也比網銀更有保障。
影響2:如果屬實, 余額寶將名存實亡
“如果這個辦法真落實了,那余額寶里的錢還能取出來嗎?”公司職員王碩欣已經把銀行賬戶里的3萬塊活期存款陸續轉到余額寶里。余額寶一度飄高的收益,也讓王碩欣發現了一個新的理財渠道。但如果年累計轉賬不能超過1萬元,那這錢得3年才能取出來。
“如若最終管理辦法如此,那這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寶寶類產品累計申購不能超過1萬元。”阿里小微理財事業部相關人士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央行的意見要是最終出臺了,那余額寶可能要光榮告別了。”王碩欣說,目前各家銀行只是對快捷支付做了限制,網銀轉賬還算是余額寶的一條后路。如果直接把支付賬戶轉賬管制了,那余額寶真是連后路也沒了。
據悉,央行的管理辦法指出,支付機構應對轉賬轉入資金進行單獨管理,轉入資金只能用于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管理辦法真的實施,那么方興未艾的余額寶基本就是名存實亡。
“我們濟南分行沒有接到相關文件,央行可能對各商業銀行總行征求意見。如果這個累計限額屬實,對日益活躍的網絡消費來說有些偏低。”一家商業銀行濟南分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轉賬額度的限制,最近各家銀行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出臺了相關政策。如果未來央行對此進行統一要求,那很可能是出于風險防范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