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專利戰,就不得不提“337調查”,這項調查基于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的規定,初衷是為了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人的權益不受涉嫌侵權進口產品的侵害,然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利用它作為一件武器,通過發起專利訴訟的方式阻止外國的產品進入美國,甚至限制已經進入美國的外國產品的銷售。
美國企業為何熱衷專利訴訟?
美國企業為何熱衷專利訴訟?根本原因在于,這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非正常競爭方法。首先對美國企業而言,訴訟成本并不高,他們對美國法律法規更熟悉,這是一大優勢。而即便訴訟失敗,也基本能達到目的,因為訴訟過程往往很漫長,極有可能將外國企業拖垮。當然,如果訴訟成功,基本就能借機將外國企業徹底趕出美國市場。
舉個例子,根據商務部的調查數據,中國已經成為美國“337”調查的最大受害者。近幾年,中國與美國企業在ITC訴訟的官司頻繁曝光,在已判決的相關案件中,中國企業的敗訴率甚至高達60%,遠高于世界平均值26%。基于這個原因,使用337調查來打壓中國廠商成為了美國廠商的一貫伎倆,甚至有一些海外巨頭采取先通過法律途徑把對手拖垮,順勢尋求低價收購。與此同時,由于對高昂的訴訟費和訴訟風險望而卻步,很多中國企業往往會選擇妥協和讓步。
從觸寶反侵權勝利看中國企業的反擊
不過,中國企業不再甘心受人打壓,除了9月華為、中興在337調查中勝訴之外,10月底,ITC判決最新版的TouchPal(觸寶)輸入法并未侵犯Nuance公司指控的專利權,Nuance公司撤訴。這意味著,觸寶輸入法的開發公司——觸寶科技成為中國首例軟件產品337調查獲勝公司。當然,這也是中國首例手機輸入法國際訴訟案,是中國小型企業贏得國際訴訟的經典案例。很顯然,面對美國企業的專利訴訟,中國企業已經拿起法律武器勇于反擊,而不再選擇任人擺布。
那么,Nuance為何會拿觸寶開刀呢?作為全球語音技術和手機輸入法行業的領軍者,Nuance的知名度遠勝過觸寶科技。眾所周知,Nuance不但是Siri的語音技術提供商,旗下還擁有T9、Swype、Qix等輸入法,名下擁有一千多個專利,是全球最大的輸入法提供商。而觸寶科技作為一個國內的小型創業公司,短短幾年成為了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中用戶過億、占有Android手機輸入法20%市場份額的黑馬。因此,Nuance才會對位居第二的觸寶科技如芒在背,在對觸寶科技提出收購未果之后,干脆痛下殺手,提起專利訴訟。
據悉,目前觸寶在國內已擁有包括中興、三星、華為、HTC、索尼等客戶,而觸寶針對國內用戶開發的號碼助手現在就已經擁有了上千萬的用戶,這些令Nuance恐懼萬分,因此才會通過發起專利訴訟進行牽制。但Nuance萬萬沒有想到,觸寶不僅沒有就范,反而針鋒相對,并最終贏得了專利訴訟,Nuance的希望徹底落空了。
中國企業遭遇巨頭打壓將在所難免
無論是大一點的華為、中興等企業,還是小一點的觸寶科技,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如果要進軍海外市場,遭遇巨頭打擊將在所難免;中國企業萬不可小視國際化背后的坎坷與挫折。道理其實很簡單,從上到下,不是所有人都歡迎國外產品來賺自家人民的錢。而巨頭們的策略簡單粗暴——“市場上玩不過你,咱們法庭上見”——卻更符合我們心目中“資本家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印象。
通過前文所述的幾個案例,我們發現,要想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除了本身要具備堅實的技術儲備,出色的產品和服務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熟悉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尤其要掌握一些比較“特殊”的玩法,這樣在面臨一些諸如產權訴訟等貓膩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為什么觸寶能夠成為經典的軟件產品337調查獲勝案例?因為在這整個訴訟過程中觸寶非常鮮明的表現出兩大特質:對專利的極度重視、敢于運用法律應訴。前者讓觸寶利于不敗之地,相信經歷此次訴訟,Nuance手擁上百個輸入法相關專利,也只能看著觸寶26個核心專利干瞪眼,技不如人奈如何?后者則是向來溫厚的中國人發出的雄獅怒吼——你要戰,我便戰!觸寶科技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熟練運用專利法,最終贏得了這場訴訟案的勝利。
據報道,觸寶在這場美國官司上投入了數百萬美元的訴訟費用,如果單純的從被動應訴角度來看顯然是不值得的,這也是以往很多中國企業寧愿交一筆罰金而不應訴的主要原因。然而從贏得官司的角度來講,觸寶同時也贏得了美國市場的認可和尊重,從此將可以自由的與美國產品們一爭高下。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化將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機遇和挑戰。即便中國企業不主動走出去,外國企業也會進入中國市場,因此,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勇于跟國外巨頭們抗衡,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