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問官員,你有什么政策?官員答,你想要什么政策?中國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嘗試,而且也是全世界的首次探索,與以往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需要企業提出需求,企業參與具體政策制定。上海自貿區設計者、管理者在10月13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的自貿區專題論壇上提醒各界,必須打破舊有思維模式,站在中國重大改革開放的高度上來理解上海自貿區。
“中國以前的改革都是政府摸著石頭過河,這次主體變了,是企業投石問路,來看政府這條河有多深。以前改革是自上而下,這次反過來,是自下而上,這是改革開放的重大突破。”美麗境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汪新芽表示。
目前,正是企業向政府表達意見的關鍵期,因為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雖然已經公布,但具體細節、具體方案仍然在研究、討論之中。這一次,觀望和迷惑的不僅是企業和普通民眾,許多官員、甚至課題的研究者也在迷茫,政府也在探索。
“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但很多人連上海自貿區是什么都還沒搞懂,甚至連方案的操作人、研究者,都還沒把思維轉變過來,仍然用舊有的思路,沒有理解上海自貿區究竟是什么。” 中國自貿區研究的核心人員、上海自貿區方案設計參與者王新奎感嘆道。
那么上海自貿區真正的意義是什么?開放,把以前不開放的領域都開放出來,給企業更大空間,一位自貿區核心管理者向記者分析,“以前政府不給你做的機會,現在,把機會開放給你,具體怎么做,那是你自己的事。”
于是,這一次,企業不再是被動等待具體細節的角色,政府希望更多企業參與政策制定,自貿區核心高級官員向記者表示,“我們每天接待國內外的大量企業,我非常希望企業抓住這次開放的大好機會,告訴政府,你需要什么,你需要政府怎么提供服務,這個方案該怎么做。”
因此,政府角色將從領導者變成服務者。自貿區核心高級官員向記者表示,“企業問官員,你有什么政策?這是老思路,企業被動服從政府政策。官員答,你想要什么政策?這是自貿區的新思路,政府需要傾聽企業,企業需要什么服務,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條件,希望政府怎么做,然后,政府再根據企業的意見,來出臺具體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