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9月23~24日,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座談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韓長賦強調,要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著重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這也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時間要求一致。
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土地確權在法律上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內容,由簡單的確認承包關系發展為確認土地的權能。這為今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法律依據。
近年來,伴隨城鎮化、工業化的加速推進,大量人口向城市轉移后,農村客觀上出現了土地規模經營的現實需求和實現條件。
為適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形勢,魏延安認為,必須以明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前提,為保護農民的利益、明晰各方面的權屬奠定基礎,也為農村規范的土地流轉和產權交易打下基矗“否則可能出現農民利益難以保護、承包經營權屬不清、容易發生矛盾糾紛、流轉難以規范、農村金融難以突破等局面。”
魏延安認為,土地確權將為農村金融改革鋪平道路,農地無法抵押貸款的問題也將隨著農村土地權屬的法律確認和規范,有了操作的可能。
目前各地試點已經包括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承包經營權、農地上建設的養殖圈舍、農業生產設施設備抵質押貸款,活體動物、果園、苗木等生物資產抵質押貸款,農村宅基地、農村房屋抵押貸款,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等,這些均是建立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基礎上的。
魏延安建議,土地確權后應建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機構,為法律明確后的土地權流轉交易提供規范的平臺。比如溫州、武漢、廣西田東縣等地的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都是為農村產權交易信息發布、產權交易鑒證、產權抵押貸款鑒證、農村資產評估、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政策法規咨詢等十多種產權集中規范交易提供平臺。
旨于全面查清農村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面積、用途等基本情況的確權工作,因涉及范圍廣、牽涉相關利益多,需要相應配套才能推進。其中較為重要的有,工作經費、組織保障、技術和人力保障等。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工作經費。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冷宏志曾對媒體表示,對一個中等縣來說,如果沒有工作基礎,一切從頭開始,完成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任務,一般需要1500萬元左右的資金。即使工作基礎較好的地區,加快推進并實現更新完善和全覆蓋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今年“一號文件”指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予以補助。韓長賦在座談會上表示,要強化經費保障,按照中央要求抓緊落實工作經費。
據了解,為確權工作,江蘇落實經費3億多元,廣東投入工作經費1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