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昨日公布,我國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增速穩步提高。1月-6月份,我國電信業務總量完成10991億元,同比增長53.5%。電信業務收入完成6454億元,同比增長5.6%。
對于電信業的這種增量不增收,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微博)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這里面有提速降費的影響。“技術進步推動流量成本下降,進而在市場競爭下推動資費下降。過去兩年,流量平均單價年降幅都超過30%,今年降幅更大。”
在電信業務收入結構中,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占比小幅下滑。1月-6月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4674億元,同比增長4.6%,占電信業務收入的72.4%,較上月下滑0.1個百分點。實現固定通信業務收入1779億元,同比增長8.2 %,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27.6%,較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
話音業務收入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19.4%,比上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
與話音業務收入占比下降相對應,電話通話時長繼續下降。1月-6月份,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1.34萬億分鐘,同比下降4.7%,較1月-5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本地電話通話時長完成781.2億分鐘,同比下降18.6%。
值得注意的是,手機上網用戶突破11億戶,流量業務暴增。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超1.5G。6月份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591M,比去年同期增長125%。1月-6月份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88.9億G,同比增長136.8%。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83.1億G,同比增長147.3%,占移動互聯網總流量的93.5%。
猛增的用戶和流量需求,對運營商網絡能力帶來考驗。據多名用戶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某運營商在多個地方的網絡覆蓋變差,用戶手機在自家小區多次無網絡可用。
付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除中國移動(微博)外,網絡利用率都還有不小空間,不過在人流密度較大區域已出現網速下降情況,需運營商優化網絡。這也是運營商重耕2G頻段的原因。
付亮稱,流量環比增長已放緩,但同比今年還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運營商網絡建設和優化仍任重道遠。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新增移動通信基站32.6萬個,總數達592萬個,其中3G/4G基站總數達到435.3萬個,占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