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阿里集團必須國際化。博客中國創始人方興東這樣分析: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是中國工行、建行、中石油、中移動等幾大壟斷巨頭的市值約2000多億美元,阿里市值如果突破2500億美元,那么也就超越了上述頂級壟斷巨頭。
方興東對筆者分析:2000億美元事實上也是固守中國市場的中國企業的玻璃天花板,但馬云要讓阿里市值繼續快速成長,要到3000億、5000億美元規模,中國池子尺寸的大小。如何達到這個宏大目標?唯有國際化。
馬云必須給資本市場一個足夠想象空的故事。此前,今年3月18日,阿里巴巴決定赴美上市不久,馬云在阿里巴巴技術論壇上表示:阿里集團是一家技術公司,而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能與之比擬的,唯有谷歌與亞馬遜。
技術公司內涵至少有兩點,一是云計算,包括公有云與私有云,二是大數據,以數據為平臺建設生態圈。這也是阿里巴巴面向未來的兩大業務發展方向。
按照這一模式,阿里集團的估值邏輯就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電子商務是以易貝或亞馬遜為邏輯估值,截至上周末(5月9日)收盤,亞馬遜市值約為1345億美元,易貝市值約為641億美元,兩者市值之和不過1996億美元。
一般而論,中國概念的公司總比在美國對標的公司估值低,比如百度對標谷歌。
以大數據、云計算為概念上市則不同:大數據,云計算領域,美國頂尖的互聯網公司有三家,分別是谷歌、Facebook、亞馬遜,截止上周末(5月9日)收盤,三家公司市場分別約為3499億美元、1469億美元、1345億美元,除了互聯公司之外,微軟、EMC、IBM、Oracle也是這一領域的公司。上述三家互聯網公司市值之和超過6313億美元。
今年年初以來,馬云在不同場合強調“從IT時代向DT時代轉型”。顯然,以“云計算+大數據”,阿里巴巴在美國能講一個更具有估值空間的故事。
這仍是一個中國故事的翻版,方興東認為中國故事無法突破那塊玻璃天花板。
全球故事如何講?方興東認為收購雅虎美國是便捷的方式。截止上周末(5月9日)收盤,雅虎市值約為322億美元,以阿里巴巴市值200億美元計,雅虎市值約為阿里集團體的15%。方興東認為,以馬云的融資能力,其有能力吃下雅虎美國。
雅虎股東結構相當分散,持股前三的股東分別是FMR LLC、Dacid filo(大衛 .費羅)、BlackRock,分別持股9.9%、5.92%、4.72%。大衛.費羅是雅虎聯合創始人,另一位創始人則是馬云曾經的好友楊致遠,他們一起擁有雅虎酋長的稱號。
阿里巴巴只需要持有雅虎美國20%的股份即可以控制雅虎美國,成為雅虎美國第一大股東。以5月9日收盤價計,這份股份約值64.4億美元。控制雅虎的意義尚不止于此,雅虎美國是雅虎日本的第二大股東:軟銀持有雅虎日本40%的股份,雅虎持有雅虎日本35%的股份,通過控制雅虎美國,馬云在雅虎日本也有了相當的控制力。
方興東分析認為:到那時候,將是馬云與孫正義在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博弈。
除了獲得通過美國、日本這兩個全球最發達的互聯網市場外,雅虎在臺灣、韓國、東南亞等區域都是最大的門戶互聯網公司,甚至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比如雅虎韓國,臺灣奇摩網等。控制雅虎的意義在于獲得通向世界的跳板。
當然,馬云控制雅虎美國后,目的不只在于門戶與搜索(雅虎在這區域的現有業務),更在于將阿里的電商業務帶到這些區域,實現阿里集團的全球化構想。
這一棋局如果做活,阿里巴巴全球互聯網NO.1就可以由夢想到現實。
方興東表示:馬云收購雅虎美國,財務上不存在障礙,真正的障礙是阿里巴巴可面臨美國政府苛刻的審查。此前,華為、聯想等公司赴美收購時,都曾因為美國政府部門的阻止而頗多周折甚至流產,阿里巴巴也會面對這一問題。
除了實現全球化之外,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美國還能拆掉頭上的緊箍咒:雅虎作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一直左右阿里巴巴抉擇,此前兩家公司已經進行了長達七年的博弈。如果阿里巴巴成為雅虎的大股東,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實現全球的同時,順手解掉緊箍咒,可謂一箭雙雕。
2005年,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同時獲得雅虎10億美元的投資。發布會當天,馬云在到禾喬大廈的雅虎中國辦公室對員工講完話后,盯著一位高管說:五年后我們能不能做到市值1000億美元?一定要做到。
1000億美元,就是當時全球互聯網的NO.1,此高管回憶說“當時就傻了”。
從不缺乏想像力!這是中國的馬云。全球互聯網需要做好準備迎接這位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