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讀資深媒體人劉瑞剛同事《復盤:聯想移動如何一步步走向海外市場》一文,勾起了我這個跑通信人有強烈的“奪口”愿望。(這哥們跑IT多年,自稱環太平洋IT記者采訪柳傳志第一人。
為何要“搶奪”這哥們的飯碗呢?因為我對聯想移動國際化問題有異議。不妨也拿出來與大家共勉(文人自古相輕,故文章對事不對人,請網友筆下留情) 。

為何要“搶奪”這哥們的飯碗呢?因為我對聯想移動國際化問題有異議。不妨也拿出來與大家共勉(文人自古相輕,故文章對事不對人,請網友筆下留情) 。
一、樂Phone“交學費”,并沒有選錯對手
文章說,同蘋果一樣,聯想選擇了高端路線,其首款產品樂Phone售價接近3000元。聯想集團制訂了年100萬部的銷量,但最后結果顯示,這個產品只銷售出去約70萬部。
不錯,聯想早年從事手機業務,2010年轉型移動互聯網確實有點晚。但是“選擇iPhone背水一戰”,聯想并沒有選錯對手。以后的事實證明,蘋果iPhone、iPhone4、iPhone4S,5S,馬上就要上iPhone 6,并且一代比一代價格高。iPhone是潛力股,并非被做空的垃圾股。
聯想當年推出了第一代樂Phone手機,在國家會議中心高調發布。席間邀請了互聯網大佬馬云、丁磊、張朝陽等,筆者以知名博客的身份出席會議。由此可以看出,聯想在當時已非常看重互聯網的基因,尤其是對移動互聯網心情迫切。
從通信業的方面解讀,聯想“交學費”不是選錯iPhone,而是采用了槽糕的OPhone操作系統,再搭上了中移動TD不成熟的網絡,導致用戶體驗非常差,再加上屏幕完全依賴于三星,這些讓聯想樂Phone雪上加霜。
二、聯想復制PC模式做手機,不如說其順應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勢
2011年,聯想移動戰略之后的第一次調整,劉軍臨危受命成立MIDH集團。采用了“短跑”的模式,細分市場,產品更新換代提速。短短3年內,聯想從一年提供1款產品增加到一年可以提供40多款產品。也就是說,不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了”。
1、與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合作,盡管對中移動終端定制仍然排第一位置,但是,與中聯通和中電信定制渠道份額增加。如今,三大運營商市場為聯想智能手機貢獻了約70%的銷量;
2、芯片選擇上“多元化”原則。英特爾芯片、高通芯片和MTK芯片都成為聯想的選購對象。
3、借助傳統的PC渠道同時,聯想手機也是第一批進行移動互聯網營銷的廠商。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旭東以及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CMO魏江雷經常在微信圈里與自媒體人“開涮”。在中國上市公司里面,有這么多高層進入新媒體互動,尤為少見。
三、“印尼樣本”具有不可復制性
聯想比較看重的是新興市場的快策略:印尼樣本。
一個傳奇故事,文章是這樣講述的:當時聯想新興市場團隊,正在同步進行5個國家(俄羅斯、印度、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的拓展。聯想葉祝良給負責手機供應鏈的曾國章打電話,后者緊急從中國市場抽調了5000套S880的手機專供物料用于印尼生產。當周,5000聯想S880就全部賣完。到年底圣誕節,銷量更達到10萬臺。2012財年結束時,聯想在新興市場總共銷售了50萬臺。 這是聯想的第一個成功樣本,但是否能被復制到其他新興市場,有待商榷。
這里面有一個時代大背景,那就是中國智能手機普遍崛起:
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10億部,同比增長38.4%,按出貨量計,三星居首,蘋果第二,后面依次為華為、LG和聯想,而中國已成為智能手機最大的市場。
幾家終端廠商經常為爭奪第二“打架”,其實,聯想是第一、第二已不重要,讓世界知道中國智能手機才重要。如果能夠改變聯想90%國內市場的發展現狀,拓展到海外,這才是讓國人為之驕傲的聯想。于是,筆者有必要給聯想設計新的國際化路線。
1、打好摩托羅拉這張牌。聯想收購了IBM PC,在PC市場一展拳腳,一不小心成為了PC市場的老大。讓老美知道了除了華為,中國聯想也是一匹狼。一晃10年后,聯想在除夕夜前夕一舉拿下手機霸主摩托羅拉,一夜之間擁有2000多項專利。眾所周知,被運營商壟斷得嚴絲合縫的美洲和歐洲市場是聯想遲遲未能進入的,在拉美和北美市場,幾乎每家手機銷售店都屬于運營商。然而,通過摩托羅拉這張牌,可以彌補聯想并不擅長和運營商打交道的短板。
2、持續增加國際市場的投入。目前,華為、中興國際化之路并不平坦,連續遭遇歐美的公開抵制。但是,他們在國際化方面投入卻有增無減。華為投資2億美元在英國設研發中心。中興未來3年內將投入約1億元用于NBA手機相關營銷活動。目前,聯想海外投資依然在中國企業中位居首位。收購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相關業務、德國梅迪昂電腦公司和巴西個人電腦生產商CCE公司等,有媒體預測2014年聯想將收購加拿大的黑莓公司。
3、國際化要能“消化”。聯想暫時沒有被美國列入“公開敵人”。因此,聯想用中低端產品打開印尼、非洲市場,可以考慮用中高端產品敲開歐美的大門。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潛規則,聯想可以不叫板挑戰蘋果iPhone,但不可以向三星、HTC等低頭。幾天前,楊元慶在自媒體微信群中說,在今年“兩會”期間,有國家領導人問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后情況怎樣?他回答:“很好,能消化”。
4、“兩條腿走路”。華為、中興通過網絡,打破國際上的4G格局;通過終端,向世界輸入中國文化。而聯想則是通過“PC+移動終端”,進可攻,退可守。這既是和華為、中興有差異化的國際路線,同時,也可以在國際上改變聯想只是PC廠商的傳統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