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騰訊 + 華南城 = ?

騰訊 + 華南城 = ?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23 11:05  瀏覽次數:54
  阿里巴巴投資海爾,已經讓人感慨電商大佬的落地手筆之大;騰訊戰略投資華南城,更顯示出互聯網公司與實體企業融合之勢不可違。日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700.HK)與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1668.HK)聯合宣布,騰訊將斥資15億港元認購華南城9.9%股份。在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佬入局后,商業格局的變化不僅停留在表象上,更深及骨髓。今天,“騰訊+華南城”的結合體或許就是未來互聯網與商業地產深度融合的雛形。
 
  虛實結合
 
  要了解“騰訊+華南城”可以等于什么,首先要知道騰訊和華南城各是什么。
  騰訊,一言以蔽之是全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可能沒有之一。以QQ為核心產品,騰訊將產業布局覆蓋到游戲、視頻、搜索、輸入、社區、新聞、殺毒、郵箱、支付、電商、地圖等領域,建立起一個虛擬王國。
 
  在這個虛擬王國中,僅有的兩個會與實體商業產生關聯的就是電商和支付,不巧的是,在騰訊的產業布局中,失了先機、做得不盡如人意的也是這兩個業務。從主觀原因上說,騰訊以即時通訊起家,以游戲業務賺錢,在十年前并沒有把電商這種缺乏規范也難以盈利的業務作為重點;從客觀原因上說,從十年前開始建立淘寶、支付寶電商環境的阿里巴巴,無疑在電商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唯我獨尊的地位。不過,在微信橫空出世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中暫時領先的騰訊開始謀劃O2O生意,希望可以通過微信,借助手機屏幕彎道超車。這樣一來,與實體商業巨頭形成緊密聯系就成為超車的捷徑之一。
 
  華南城,有人說它是“物流運營商”,其實華南城的業務遠不止于此。公開資料顯示,華南城的核心定位有兩個,一是綜合商貿物流,二是商品交易中心。這就意味著華南城不僅是商業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商業地產開發者和零售終端,把握著實體經濟中的生態圈。根據華南城的介紹,收入主要來自交易中心展示位的銷售和租賃、住宅單位的租賃、酒店營運、物流服務與倉儲服務、物業管理及其他服務。
 
  不過,與大多數商業地產商和傳統零售企業一樣,華南城對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并不在行,其旗下“益多商城”(即華南城網)在2012年10月18日上線以來,發展遠遜實體業務。據華南城去年6月發布的年報(截至去年3月31日)顯示,其2013財年收入74.88億港元,同比增長104%,但對電商平臺的交易額卻只字未提,只提到截至去年3月31日,深圳華南城已有4750間店鋪登記網上商鋪,擁有19.5萬名注冊用戶。年報中提到,“本集團的網上平臺主要目的是向交易中心商戶提供實體商鋪及虛擬商鋪的結合優勢,包括企業對企業及企業對顧客的交易”。但北京商報記者登錄華南城網發現,其更像一個B2B咨詢平臺,做好零售端,對于主攻商業地產的華南城而言并不容易。
 
  一個是虛擬世界王者,需要依靠實體資源彎道超車;另一個是商業地產巨頭,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平臺、優化服務。在了解二者的優勢和不足后,兩家集團總部同樣位于深圳的上市公司會走到一起,就不會讓人覺得吃驚了。
 
  等于什么
 
  在虛實結合之后,產生的結晶會改變什么,用騰訊最喜歡的一句話說——有著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且不說騰訊與阿里的江湖惡戰是否會因此生變,單從商業模式角度而言,如此巨量的合作,為傳統企業和電商的未來發展方向帶來了頗具啟發性的思路。
 
  在二者的合作版圖中,在線交易平臺、O2O零售服務體驗、在線閃購業務、在線支付業務和倉儲物流合作是五個主要方面,除第一個為純虛擬業務外,其他四個都可以看做是線上線下的融合體現。
 
  比如在線閃購業務,騰訊擁有微信商城,華南城則在深圳、西安、南昌、南寧和哈爾濱擁有五座華盛奧特萊斯(其中南寧、南昌和西安項目將于今年開業),二者幾乎擁有同樣的目標客戶群。在資本層面合作后,資源整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整合成功,這一業務完全可以成為加強版唯品會——強大得除了品牌資源和物流速度外,還有線上線下結合的購物模式。
 
  再比如O2O體驗方面,騰訊有微生活會員卡,華南城則在去年7月斥資5.22億元人民幣收購好百年家居75%股權。一直以來,家居被看做是最適合O2O體驗的業態之一。如果合作成功,那么天貓在去年“雙11”期間想做卻沒做成的家居O2O業務就有望成為騰訊電商的囊中之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騰訊與華南城在倉儲物流方面的合作——“推動華南城與騰訊電商業務在倉儲物流設施規劃上的協同合作”與易迅網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事情聯系起來,就會發現騰訊與華南城在規劃一個類似于“小菜鳥”的物流體系——一方面易迅將物流開放給第三方賣家甚至普通用戶,另一方面華南城將其在各地的倉儲和物流資源開放給騰訊電商,不過這種“開放”可以到什么程度,尚未可知。
 
  站隊加劇?
 
  在經過初期的“背項而馳”和近年來的摩擦不斷、破冰嘗試后,電商與商業地產商越走越近。如果說阿里與銀泰的合作仍停留在營銷層面的話,騰訊對華南城的入股標志著二者的合作開始進入跑馬圈地階段。
 
  這一現象本身就已經被認為是互聯網時代給予傳統企業的新特點。在互聯網元素沒有進入傳統企業的時代,企業多為獨立發展,很少卷入派系斗爭。在業界人士看來,這與國內零售行業的集中度偏低關系密切。根據中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購物中心行業集中度CR4(即開發量排名前四位的開發商占行業總量的比重)僅為6.6%,而發展程度較高的上海,CR4比重已經達到31%,美國的CR4指標在2010年就已達到67%。
 
  與傳統企業大為不同的是,國內的互聯網產業集中度卻極高,BAT(百度、阿里、騰訊)三足鼎立,而且各有優勢。因此,在互聯網企業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和跑馬圈地之下,傳統企業也開始“站隊”。現在,阿里已經與同為浙商的銀泰系以及“一賭成名”的萬達系初步建立起合作關系;騰訊則攜手同樣在深圳起家的華南城。
 
  不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看似完美,但在不同的思維體系之下,二者能否有機結合產生1+1>2的結果,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