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上線剛滿一個月的P2P網貸企業眾貸網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稱其已破產倒閉。專家建言,如果再不規范網絡融資平臺,涉及的P2P網貸企業有可能如塔羅牌,逐個倒下。對此,監管部門應該予以高度關注,通過加強監管和行業自治等措施,防患于未然。
P2P網絡借貸平臺:是指在借貸環節中,由網絡平臺充當中介的角色。借貸雙方在網絡平臺上自主發布信息,自主選擇項目,基本不需要借貸雙方線下見面,也無需抵押擔保。平臺公司則為借貸兩方提供咨詢、評估、協議管理、回款管理等服務,并相應收取服務費。
與海外P2P模式相似的網貸平臺在國內出現已有6年時間,但目前卻基本處于監管空白,任何人想要開辦網貸平臺,只需要花錢買一套軟件,然后再到工商局和網絡管理部門注冊,前后只需半個月就可以開張營業了。
事件
滿月公告破產 稱力保九成本金
昨日凌晨,上線剛滿一個月的P2P網貸企業眾貸網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稱其已破產倒閉。公告發出后,事件經過一早晨的發酵,已迅速在各大門戶網站和微博傳得沸沸揚揚。據悉,截至昨日上午10時,已經有多個“眾貸網投資人維權群”在網上出現。
眾貸網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稱,現在的情況是已經破產,并表示“會爭取最好的結果,希望投資人能理解”。
由于整個管理團隊經驗的缺乏,造成了公司運營風險的發生,在開展業務的時候沒有把控好風險這一關。公告表示,所有的投資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作 為眾貸網的法人代表和股東,已經用自己的資金先行按照一定比例墊付給了投資人,墊付款已經通過網銀轉賬給投資者。最后該公告聲明稱,眾貸網不做跑路者。
今年3月初才上線的互聯網融資平臺眾貸網,隸屬于海南眾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海口市。官方資料顯示,眾貸網定位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同時 也自稱是“P2P(個人對個人)網絡金融服務平臺”,提供多種貸款中介服務。眾貸網官方曾自稱“資金實力雄厚,用戶最短可以在48小時內拿到資金,效率很 高”。甚至倒閉前幾天,眾貸網還發出廣告稱新投資人將獲不同程度獎勵。
南方日報記者專門登錄了眾貸網發現,“熱烈慶祝眾貸網盛大上線”、“投標即送特權會員”等紅色喜氣的宣傳標語仍醒目地佇立著,但上述公告已經無法打開,眾貸網整站雖能登錄訪問,但包括交易內容、網站簡介、聯系方式等在內的全部信息都已被撤下。
昨日,南方日報記者根據公告中留下的電話聯系到眾貸網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僅能保證盡力補償用戶90%的投資額,資金由眾貸網代為墊付。當記者想問及具體的破產原因時,接聽者稱很忙,目前沒有時間接受采訪。
現狀
網貸平臺野蠻生長 魚龍混雜
據悉,在國外,P2P網貸已十分流行,這原本被看做是一種可以有效解決某些小額貸款人需求的金融補充模式,然而在中國,P2P網貸平臺在野蠻生長的同時,風險也急速放大。
網絡借貸平臺的領頭羊“人人貸”日前發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2年網絡交易額同比爆發式增長803%。雖然,去年人人貸逾期90天以上壞賬率僅為0.9%,而去年四季度風險的提升也敲響了公司的警鐘。
更有部分公司借網絡借貸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有網友就對眾貸網的快速倒閉心存疑惑,指出眾貸網的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但網站使用的卻是網上售價10元的模板搭建,此舉令人生疑。
對于眾貸網倒閉一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感慨道,P2P健康發展的前提可能是要經歷一些風雨,淘汰一批經營不善的網貸公司,甚至要打擊掉 一批借著P2P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團伙,現在不幸被他言中。他還認為,“眾貸網大力發展抵押擔保貸款、流轉擔保貸款、聯合擔保貸款、個人信用擔保貸 款,結果連自身都不保。我一直反對P2P網貸平臺自己做擔保,這個案例就是鮮活、有力的例證。”
“宜人貸”官方微博表示,網貸平臺業務風險把控是關鍵。眾貸網的倒閉內部整個管理團隊經驗缺乏,競爭中一味追求業務量,風險把控不過關,害人害己。P2P網貸平臺路子已經被認可,選擇風險把控嚴格的平臺是關鍵。
建言
盡快建立行業標準 納入銀監會監管
由于網站本身的信譽度無法辨識,2012年曾發生過淘金貸、優易貸網站負責人攜款出逃的事件。去年底網絡貸款平臺“優易網”創始人與運營公司南通優易電 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突然人間蒸發,據不完全統計,該網站受害者約有60余人,大約2000余萬元的資金無法取回。就在不久前,網絡投資平臺安泰卓越網 站無法打開,眾多借款人資金無法取回,據網友統計,受害人被騙資金已超過130萬元。
盡管目前網貸平臺日趨活躍,但由于我國法律法規對此尚無任何明確規定,因此實際上網貸平臺依舊處在一種無序的野蠻生長狀態,而且當中的有些業務甚至已經觸及到了法律紅線。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博士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眾貸網倒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之前對人人貸網站一直放款深有懷疑,對此也曾多次 向有關部門作出預警,貸款人風險不可控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根本的解決,監管部門如果不拿出更大的力度來防患于未然,那么在P2P網絡借貸肯定會和塔羅牌一樣 逐個倒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指出,希望P2P網絡借貸平臺能夠真正成為信息發現與發布平臺,實現信息的 對接目標,而不要一躍成為“信用中介”和“準金融機構”。面對當下集體跨界現象,面對如此多“準金融機構”的野蠻生長,至今也沒有完善的法律和監管部門來 監管,“建議銀監部門將其納入到監管范疇中來,以防止風險的聚集和擴散。”
也有專家建言P2P企業應該聯合起來成立自律組織,盡快建立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