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網站危害度最高
面對網絡時代出現的消費新問題,很多人還是心存疑慮。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費權益日來臨之際,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昨日通過其首頁文字鏈發布名為“網絡打假 百度亮劍”的3、15專題,集中曝光2012年查處下線的1921家虛假不良網站,其中理財、充值、醫藥、網購、訂票、售后維修、物流快遞、中獎類八大領域成為虛假網站滋生的溫床。
記者了解到,為發動更多力量共同清理網絡虛假信息,百度還在此次的315專題網頁中發起面向社會的“百度特約督察員”招募活動。即日起一周內,百度將通過互聯網公開招募的方式,招募10名對虛假不良信息有高甄別能力的在校大學生,擔綱首批“特約督察員”,向百度舉報問題網站信息,與百度共同打擊互聯網上的違法和不良信息。
去年打擊虛假網頁3086萬個
近年來釣魚網站、木馬病毒、新流氓軟件等眾多威脅用戶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層出不窮,互聯網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百度數據顯示,2012年有效打擊虛假網頁超過3086萬個。
記者點進“網絡打假 百度亮劍”3·15專題發現,此次百度集中曝光其2012年查處下線的1921家虛假不良網站中,主要涉及理財、充值、醫藥、網購、訂票、售后維修、物流快遞、中獎類八大領域。
其中,危害度排名首位的是“釣魚”網站。所謂“釣魚”網站,顧名思義就是不法分子將問題網站偽裝成一個與知名網站的網頁真實界面幾乎完全一致的山寨網站,讓網民在不經意間就上當受騙。不法分子往往會通過理財類、充值類、中獎類等網站,不少釣魚網站混跡其中,讓用戶難以分辨該網站的真偽,最終造成用戶金錢和身體上的損失。
重拳打擊虛假醫藥信息網站
百度提醒,除了“釣魚”網站以外,“低價”牌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伎倆。在八大領域中的網購類、訂票類網站中,虛假信息制造者往往抓住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利用“打折”“便宜”“拋售”等噱頭吸引眼球,不明者極易被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