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息,在2013年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記者了解到,即刻曝光臺公布用戶投訴的首期情況,稱投訴主要集中在虛假醫藥廣告和電信資費兩大方面。
虛假醫藥廣告成為投訴重災區
根據即刻曝光臺發布的數據,在曝光臺上投訴的問題中,醫藥類投訴占到近一半。這其中,互聯網上虛假醫藥成為重災區。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據國家工商總局等五部門披露的相關數據,通過主要商業網站、廣告監測發現,一些網站發布的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違法率高達90%。
一些醫藥網站為了吸引患者的注意,往往將一些看起來十分“權威”的專家介紹放在首頁,同時還會放上一系列的患者康復病例,或者是患者購藥記錄、心得分享,讓人眼花繚亂。根據《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以患者名義和專家名義來做廣告是不允許的,而在現實中,這樣的違規案例比比皆是。在即刻曝光臺上,一位叫“金剛”的網友,因為輕信互聯網上的廣告,在某網站購買到假偉哥,導致出現副作用。不僅僅是普通消費者被欺騙,就連醫藥專家頻頻被“坑爹”,成為不良商家的宣傳工具。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中醫專家、94歲的李輔仁教授在今年兩會上表示,自己的名字屢屢被用于虛假醫院及藥品廣告宣傳,而其本人卻束手無策。這不僅侵害了醫生的名譽,更坑害了患者。
除了虛假廣告外,違規售藥也是投訴熱門。在即刻曝光臺,一位網友投訴“面康1+1” 沒有任何國家批文,以及相關的證書,卻在互聯網上銷售。根據有關規定,在我國進行網絡醫藥經營的藥店,必須是連鎖經營藥店,同時需要具備“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質”和“互聯網藥品交易資質”,因此想在網絡上銷售藥品的機構必須具備藥監部門審批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通信資費混亂頻遭用戶舉報
亂扣費、資費不明是通信行業的老問題。即刻曝光臺發布的首期數據顯示,消費者對通信服務行業的投訴,集中在收費模糊或多收、錯收,格式合同制造“霸王條款”,擅自開通增值等服務范圍內,占到投訴總數的近5成。
比如,有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開通增值服務。網友“F.S.L”在即刻曝光臺投訴,自己的中國電信號碼沒有開通天翼閱讀業務,但從今年1月份至今產生大量增值費用,多次通過客服投訴,均未得到回復,反復稱你的問題我已經紀錄,技術人員還在核實,幾個月了還沒有一個明確回復。對此,我國《電信條例》已有明確規定,其中第34條規定:電信用戶出現異常的巨額電信費用時,電信業務經營者一經發現,應當盡可能迅速告知電信用戶,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有業界專家表示,要解決這些投訴難題,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需要來自政府、媒體、消費者等社會各個層面的監督與指導,更需要行業規范競爭的引入與相互監督和促進。為公眾創造一個真實、安全的消費環境。
據悉,即刻曝光臺(http://bgt.jike.com/index.html,http://mobile.jike.com/content/pages/mobile/product-app.html?productId=016)是即刻搜索推出的一款投訴曝光應用,讓用戶通過電腦或手機互聯網隨時隨地投訴不良現象,并跟進解決。2月27日,即刻曝光臺與360搜索、健康時報舉辦“網絡315假醫假藥專項曝光活動”,號召網友通過“即刻曝光臺”投訴維權,并針對百余家醫藥網站開展專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