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日走訪獲悉,比起父輩們穿新衣、放鞭炮、走親訪友的傳統過年模式,在蛇年春節長假里,曬微博、聊QQ、發微信等成為了90后過年必備,利用網絡充實年味彰顯了他們這一代的特點。
90后“低頭黨”頻現
過年走親訪友,流行問“你家wifi密碼多少?”成長在網絡時代的90后,對互聯網的依賴愈發明顯,手機更是不離手?!耙沁B不上網,我就會覺得特別焦急,一旦連上了,心情都覺得舒暢?!?0后張志表示。
過年和父母去串門,面對平日接觸不多的叔叔阿姨,90后常常不知所措,于是習慣性的低頭玩手機和朋友聊QQ、刷微博,被人們戲稱為“低頭黨”。
李程見到90后妹妹玩手機就會無奈地說:“低頭黨,你咋又玩手機了?就不能歇會?”面對姐姐的抱怨,李程的妹妹稱,她已經習慣時不時看手機,一會兒不看就覺得別扭。
90后樂用微信、微博拜大年
“媽,您瞧,這是微信拜年!”張志一邊播放語音一邊告訴母親。
張志說,“微信幾乎快代替我的短信功能了,不用花信息費,而且比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更獨特生動,像是在發新年好這類祝福語的時候,屏幕上會出現禮花這樣的特殊效果,今年過年好多朋友都是發微信呢。”
無獨有偶,同為90后的柳雯告訴記者,她不喜歡轉發短信拜年,“問候別人,內容比形式更重要,轉發的短信雖然好看,可就是差了心思?!?
記者了解到,通過微信發的新年賀詞,大多都是由發件人自己編寫的?!半m然簡短,可畢竟是原創,更有意義些。”柳雯如是說。
與此同時,高雨在微博上@了眾多好友,把新年的祝福都發在微博上了。沒過多久,眾好友紛紛回復、轉發,在微博上掀起了一陣陣年味浪潮。“現在大家都有微博,@好友比發短信有意思。”她說。
“把照片發到網上,很快就有朋友圍觀、回應,挺有成就感的。”高雨說。
對此,廣東暨南大學國際學院輔導員赫棟峰告訴記者,如今微信等網絡拜年手段在年輕一代中使用較多,90后的網絡過年方式彰顯了他們這一代的特點。從趨勢不難看出,微信等網絡手段拜年或節日祝福將繼續流行。(完)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