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沖擊下,文化正在被解構和重構,觀念不斷碰撞、沖突,作為人們交流基本形式的語言也越來越網絡化,在表達形式日益豐富的同時,表意卻趨于模糊化。在信任和溫情漸漸讓位于現實的背景下,還有哪些字眼能夠給我們溫暖和踏實的感覺呢?據統計,從2012年10月開始,QQ空間用戶的“贊”操作幾乎直線上升,人均每天為照片送出贊5次,此數據還處于快速增長中,所以,QQ空間把“贊”評選為2012年度漢字,并希望為新的一年帶來絲絲暖意。
“贊”,穿越而來
“贊”字古已有之,而且這也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充滿正能量的漢字。公元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關于文字贊的使用記錄,古代贊字作為動詞使用,曾有引薦、輔佐、參與、明白、選拔等如今已不再沿用的字義。文字發展史中,贊還曾用作名詞。有說法認為作為形容詞的贊起源于浙江東部沿海地區,該地方言以贊表達“非常好的,非常不錯,干得非常漂亮”的意思,發音為zi。
近年來,互聯網也刮起一股“贊”之風,很多網站在頁面中加入“贊”、“頂”等操作。但“贊”大規模進駐互聯網,則是在2010年前后,也是在這一年,QQ空間推出了“贊”的功能,標志為一個翹起的大拇指,支持日志、相冊、說說、分享四個模塊。用戶點贊代表喜歡并贊美好友發布的內容。
一次點擊傳遞正能量
每當人們談起中國互聯網文化,都不忘中國人“內斂”、“羞澀”、“不善交際”的傳統特性。例如國外流行的Twitter這種形式來到中國后,雖然以社交媒體形態存在,卻培養了人們“對空氣說話”,而不是和朋友交流的習慣。
QQ空間推出贊的功能,在這個簡單、樂趣的動作背后是對情感表達的解放。在沒有贊這個簡單功能前,人們若想贊美一個人,至少需要理解內容、組織語言、口頭或書面表達等這一系列過程, 贊使人類的信息和情感傳遞變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