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團購不開發票成行業潛規則,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
餐飲團購已成為市民就餐的方式之一,但消費后索要發票卻成了難題。本次兩會上,來自婦聯界別的一位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強對我市餐飲團購不開具發票行為監管的建議》提案,要求打破餐飲團購潛規則,維護消費者權益。
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員告訴記者,自己喜歡餐飲團購,但從來都沒索要到發票。“餐飲團購不開發票違反我國法律。很多人認為發票只是用來報賬,其實它更是消費者的一把保護傘,是權益受損后舉報投訴的基本證據。”該委員說。
那么,餐企對團購消費者都不開發票嗎?稅務部門對此有何看法?記者進行了調查。
團購吃壞肚子 沒得發票無法舉報
前日,記者在美團網上搜索團購餐飲店,輾轉渝中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江北區、沙坪壩區等地詢問了10家餐廳,結果是:只有一家餐廳愿意開發票。
拒開團購發票的9家餐廳分別是:朝天門、婆子媽、陳佬鴿、煌釜肥牛、老灶房鄉村菜、君夢茶餐廳、和福順、優徠客火鍋、回疆烤全羊。這9家餐廳的服務員都明確告訴記者,“團購從來不開發票”。
當天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南坪老灶房鄉村菜,詢問店員在美團網上定的團購餐能否開發票。店員表示,“團購已把利潤壓到最低,再開發票的話,我們就要虧本了。”
記者剛走出店門,恰好碰到一位前來訂餐的消費者,自稱在附近一家廣告公司上班,來給部門聚餐踩點。得知該餐廳團購不能開發票后,他表示:“不開發票怎么向公司報賬?吃出問題我們找哪個買單?”
優徠客火鍋服務員則表示,團購發票原則上不開,但“如果月末有多的發票,可以幫忙湊一點”。還有商家給記者支招稱,團購發票不該找餐飲店,應該向團購網索要。
記者隨后聯系上美團網客服。對方表示,網站只是交易平臺,雖有部分提成,但消費者支付的錢最終還是進入商家腰包,因此應由餐飲店提供發票。
記者暗訪的10家團購餐飲店,只有天綠回轉壽司表示可以開發票,但需扣除團購提成價格。“比如你團購的是59元套餐,我們只能給你開57元,2元的差價是網站提成,必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