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醫療信息化第二季 “掌上醫院”成為爭奪點

醫療信息化第二季 “掌上醫院”成為爭奪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15 08:30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  瀏覽次數:23
  邰從越講話的語速很快,讓一大波有關心醫國際成長的故事奔涌而來。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希望遠程系統在北京覆蓋的大醫院從4家增加到15家。”在邰從越看來,能夠快速匯集高質量醫療資源,是他們未來遠程醫療攻城拔寨的優勢。
  心醫國際正在進行B輪融資,禹勃領銜的中鈺資本領投5000萬人民幣。禹勃說他看中了心醫國際的團隊,但背后則是他對目前整個醫療市場的判斷:“醫療信息化必然是整個醫改進程中,最有效也是最容易的突破口。”
  “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是早在2009年新醫改方案中就已經確定的基本方向。國家在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力氣。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起,中央財政已連續三年對醫療信息化的投入共計95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醫療信息化市場獲得了數百億元規模的估值。但政策、定價等方面的障礙,不僅限制了醫院積極性的發揮,而且還造成了各家醫院成為相互割裂的信息孤島。尤其是被寄希望于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分布不均衡的遠程醫療,幾乎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但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卻意外地激發了公立醫院興趣,“掌上醫院”方興未艾。
  “我們建立掌上醫院,也是因為看到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北京朝陽醫院在今年5月26日上線了自己的掌上醫院,門診部主任吳家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可以提高自助服務的能力,在極大方便患者的前提下,減輕醫院的管理壓力。”
  嗅覺靈敏的企業也早已捕捉到了這一巨大的機遇,包括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在內的眾多信息科技企業殺入這一領域,且布局神速。
  以阿里旗下的支付寶為例,在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兩個半月后,已經有6個城市的7家三甲醫院上線,表達合作意愿的三甲醫院則已經超過50家。據本報記者獲悉,支付寶將于近期簽約首個北京地區的三甲醫院,今年年內將與北京十幾家三甲醫院合作。
  “目前,掛號、繳費、遠程候診、診間支付、取檢查檢驗報告等流程已經可以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平臺完成。”支付寶“未來醫院”負責人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
  曾幾何時,體制高墻和壟斷壁壘的包裹讓公立醫院體系成為改革攻堅的深水區。但新技術的興起不僅改變了不同層級、地域之間醫院的連接方式,而且也重新定義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聯系。也許這一次,技術的力量真的可以讓沉重的公立醫院體系煥發出新的活力。
  不過,同遠程醫療受限于政策障礙一樣,掌上醫院因為仍然無法接入醫保支付而使應用范圍大打折扣。這重藩籬究竟何時能夠打破,仍然留有懸念。
  “黑馬”心醫
  從遼寧中醫藥大學畢業12年后,兩位老同學王興維和邰從越重新走在了一起。“當初在學校的時候,他是學生會主席,我是學生會副主席。”邰從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今,兩個人共同為心醫國際奔波。
  準確地說,心醫國際成立于2010年6月,以醫學影像信息系統(以下稱“PACS系統”)起家。但在僅僅一年半之后,2011年11月,心醫國際就在“青海省衛生廳縣醫院信息系統與遠程會診系統項目”上中標,盡顯黑馬本色。
  “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們就在進行遠程醫療系統的研發,而且在2011年9月已經通過了IHE測試,獲得了國家認證。”邰從越說,“當然除了產品的專業度之外,我們在把握客戶需求以及服務方面也需要有過人之處,否則作為后進入市場的公司,憑什么讓人選擇?”
  在青海遠程醫療項目中的表現,幫助心醫國際獲得了更多的認可。2013年,心醫國際又在河南遠程會診項目上中標。
  這一連串的表現,也使心醫國際獲得了來自投資機構的認可。中鈺資本投資總監趙西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心醫國際在過去的表現展現出了三大核心優勢。
  “首先核心團隊有IT背景,軟件研發能力突出,是遠程醫療領域為數不多具備研發實力的企業;二是營銷能力和發展水平都比較突出,其PACS系統上線三年就已經占據全國市場15%左右;三是核心創始團隊的主要決策者大部分有醫療行業從業經歷。”趙西玉說。
  完成此次投資后,中鈺資本對心醫國際控股10%,但這不是全部。作為重點駐扎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構,中鈺資本希望心醫國際能為自己投資的醫療服務機構提供更多醫療信息化方面的增值服務。
  從心醫國際的角度,“我們非常了解禹勃在醫療投資行業的專業背景。”邰從越說,“我們也希望借助中鈺資本來拓展心醫國際的市場資源。”
  按照心醫國際的目標,2014年的收入將比2013年增加1倍以上,而其中最主要的增長空間就是來自遠程醫療。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公司遠程醫療業務市場覆蓋程度的提升。”邰從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不斷將頂尖三甲醫院納入自己的遠程醫療網絡的同時,另一個重要著力點是在二級醫院的覆蓋,“這部分醫院不僅有真正的需求,而且數量龐大。”邰從越說。
  遠程醫療試點: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
  進入2014年,政府在遠程醫療的推進方面忽然發力。
  國務院在2014年醫改重點工作任務中明確提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面向基層、偏遠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制訂推進遠程醫療服務的政策措施。”
  與此同時,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牽頭的兩項遠程醫療試點,省院合作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和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政策試點,也先后在2014年上半年推開。
  遠程醫療最早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并從70年代起加速發展。而我國的遠程醫療則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1994年華山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用電話進行了會診演示;同年,原衛生部啟動了“金衛工程”2號工程—建設全軍醫藥衛生信息網絡和遠程醫療會診系統。
  遠程醫療的明顯優勢在于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尤其是在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短缺且分布極不均衡的條件下,能夠幫助落后地區的患者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服務和技術。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強調“強基層”的新醫改,從一開始就將遠程醫療作為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
  但多年來,盡管各級政府在遠程醫療硬件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效果卻一直不明顯。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遠程醫療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杰此前曾談到,我國目前遠程醫療系統建設多以政策性資金、科研項目資金為依托開展,系統缺乏造血功能,往往在政策和項目結束后,遠程醫療系統就被束之高閣。
  此外,由于定價政策不合理,醫療機構一直對實施遠程醫療缺乏足夠的積極性。
  “就我們的觀察,各地遠程醫療的收費幾乎從1999年以來就沒有變過。而且收入如何在各層級醫院以及中間運營機構中進行分配,也沒有相應的政策。”邰從越說,“這就是問題,當缺乏足夠的激勵機制時,大家都沒有積極性來做這件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兩份關于遠程醫療試點的政策文件,對當前的現狀都頗具針對性,尤其是主要目標的提法幾乎如出一轍。
  一方面是重點針對制約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政策環境障礙,另一方面則是在遠程醫療的操作規范、責任認定、激勵機制、收費標準和醫療費用報銷等方面,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機制、法規和標準,探索市場化的服務模式和運營機制。
  從試點內容看,未來的遠程醫療還將有新的服務價格標準以及醫保報銷政策。
  “從整體上看,包括遠程醫療、區域醫療、智能化醫院、移動醫療等細分領域還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這些領域依然存在眾多投資機會。”趙西玉判斷。
  公立醫院的“掌上熱情”
  實際上,公立醫院絕非對新技術缺乏敏感和興趣。在政府大力推動醫療機構參與遠程醫療的同時,眾多公立醫院正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掌上醫院”的建設中。
  北京朝陽醫院經過3個多月的籌備后,于今年5月份推出了一款自己的掌上醫院。
  “最早我們還是從掛號這個角度考慮的,希望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掛號渠道。畢竟掛號是整個醫療服務流程的入門條件。”吳家峰說。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掛號的重要性,很多新的應用平臺都是以掛號功能作為切口。不過,單純提供掛號服務,對于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為醫院內仍然有大量的服務需要來回奔波、排隊等待。
  朝陽醫院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此前已經開始實施分時段預約就診。而在此次開發掌上醫院的過程中,經過不斷調試,將物價信息查詢、檢驗報告推送、院內導航等功能一一加入到掌上醫院當中。
  “我們很快還將把住院病人每日費用清單查詢的功能加入進去。”朝陽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卞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正在研究的還包括,如何能夠即便捷又能保證質量的傳送影像報告。”
  目前,經過兩個多月的推廣,朝陽醫院的掌上醫院用戶已經超過8000人,完成預約掛號服務的累計人次也已經超過2600人。
  如吳家峰所言,推出掌上醫院正是因為看到這項新興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自助服務的能力,使患者和醫院雙方在新技術的應用中受益。
  可見,公立醫院的積極性主要是看到了新技術在提高服務運營效率上的作用。而且,醫院與患者的關系也突破了原來空間的限制,延展到了醫院之外,一定程度上幫助大醫院從往日的擁擠中解放出來。
  公立醫院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也為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支付寶經過兩個半月的努力,已經有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昌三三四醫院、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等7家三甲醫院上線“未來醫院”。
  支付寶方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寶的未來醫院計劃,目前的主要方式是拓展人口基數較大的核心城市的三甲醫院。未來,隨著未來醫院計劃的普及,會拓展至越來越多類型的醫院,如專科醫院、私立醫院等。另外,條件成熟時,支付寶還會進入農村,幫助改善農村的醫療狀況。”
  難以切入醫保端口
  與支付寶一樣,已經有大量的企業機構在掌上醫院領域開疆拓土,諸如杭州卓健、杭州訊盟協澤、上海理想、上海民康、蘇州智康、廈門智業等。有些目標甚至比支付寶更為高遠。
  今年7月初,金蝶醫療合作的第二家醫院—佛山市中醫院的患者移動服務與支付系統上線。當時,金蝶醫療總經理李登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便透露,公司計劃在年底之前與100家三級甲等醫院達成移動互聯網合作框架。
  不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除了支付寶全部布點之外,大多數企業仍主要以區域性布局為主。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初步整理可以看到,長三角及周邊省份的掌上醫院應用集中度較高,也更為活躍。
  從技術上來看,掌上醫院的門檻并不高。經過幾年發展之后,各家所提供的功能模塊大致類似。而其中有一項功能對整個應用的便捷程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支付功能。
  “朝陽醫院的掌上醫院最終肯定也要加入支付功能。”吳家峰表示,只是目前出于安全性能的考慮,會比較謹慎。
  支付功能也是支付寶視作自身最主要的競爭優勢之一。“支付寶的實名賬戶體系,實名用戶超過3億 。而且支付寶的移動支付能力,可支撐每日上億筆的交易。”但支付寶方面也承認,“目前,支付寶還不能與醫保賬戶直接綁定打通,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與過程。”
  目前,尚沒有掌上醫院的開發企業獲得醫保支付的端口。這導致此類應用在醫保患者中的普及程度受到了影響。
  “目前掌上醫院多是點狀、零星地分布,一個地區僅一兩家醫院,醫保部門不愿意單獨開放這樣一個端口,而且還要因此承擔更多的風險。”業內人士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容易獲得患者青睞的掌上醫院,主要是自付意愿或者醫保報銷比例低或不報銷的醫院。目前較為多見的是婦兒醫院。
  各開發企業都在表示,正盡力爭取加入醫保支付的功能,但究竟何時能夠實現無人知曉。
  此外,對于少有的在全國布局的支付寶而言,除了醫保支付的壁壘外,醫療信息系統碎片化的問題也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醫院的信息化水平不一,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廠商也非常分散,集中度不高。這樣,在打通后臺系統時,都需要具體對接不同的系統廠商,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支付寶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