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電子產品制造商甚至化學制品生產商的搶先布局,掀起了移動醫療的投資風潮。盡管市場人士認為,移動醫療市場未來三至五年會有巨大的機會,但目前來看,醫療器械廠商還未有大動作,A股公司中只有九安醫療 、寶萊特 、和佳股份及理邦儀器等醫械上市公司涉足移動醫療相關業務
移動醫療逐漸成為各路資本競逐的熱門標的。上證報記者獲悉,本周三,移動健康市場即將迎來新的逐鹿者——互聯網巨頭百度將推出健康云平臺,正式進軍移動健康產業。

值得關注的是,與IT公司“招兵買馬”積極探索移動醫療相比,傳統醫療器械制造商的“網戀”情結似乎并不高。但行業專家分析指出,醫療器械行業對移動醫療的布局更能驅動移動醫療向大眾消費市場延伸。“只有在渠道上獲得先發優勢才算是占領了移動醫療市場的制高點。”分析人士說。
醫械公司“小試牛刀 ”
盡管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電子產品制造商甚至化學制品生產商搶先布局移動醫療,掀起移動醫療的投資風潮。“但移動醫療的大市場仍在傳統醫療器械廠商手中。”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真正意義上的醫療器械廠商還未有大動作。A股市場上,只有九安醫療、寶萊特、和佳股份及理邦儀器等醫械上市公司涉足移動醫療相關業務。對此,有行業研究員指出,硬件優勢不足以讓移動醫療布局者長期占據有利位置,只有在渠道上獲得先發優勢才算是占領制高點。“在此條件下,傳統醫療器械公司的布局比很多IT制造商在移動醫療的布局更具潛力和價值。”
九安醫療證券代表齊競燁昨天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九安醫療從事醫療器械行業近20年,在醫療器械的體系認證,產品質量認證等方面擁有豐富的資源。公司近幾年一直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醫療器械行業洗牌的機會,樹立公司自有品牌iHealth,并為將來提供健康大數據做準備。“目前,公司在產品多樣性、軟件開發、生產制造、平臺打造和品牌推廣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今年3月,寶萊特出資500萬元設立子公司微康科技邁出移動醫療的“步伐”,該公司專注智慧家庭保健醫療和可穿戴醫療產品。記者昨日獲悉,公司將于7月23日召開移動醫療新品發布會,屆時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嬰兒監測貼片將上市銷售。據悉,該產品將由專業代理商通過醫院推薦銷售,前期可能會采取免費贈送的策略。
“公司此前在插件式監護儀、掌上監護儀等普通監護設備領域積累了較雄厚的技術基礎及渠道資源,其監護設備正沿著智能型和便攜性兩大趨勢發展。”寶萊特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會持續投入移動互聯領域,積極尋找謀求公司長久發展的領域。
另值一提的是,專注腫瘤微創治療領域的醫療設備商和佳股份,也于去年5月建造了醫療信息化平臺。券商研究人員向記者表示:“借助和佳股份現有的渠道優勢,公司能夠快速實現軟件產品的銷售,醫療信息化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驅動力。”
針對傳統藥企的移動醫療探索,有行業專家也給出建議,對于缺乏硬件技術和軟件管理能力的傳統醫療器械公司,并購優質標的不失為布局移動醫療的機會。
探索期的風險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從2010年至2014年3月份,移動醫療行業共發生投資事件58起,涉及企業33家,披露金額超過1億美元。在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看來,移動醫療將成為未來3-5年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現在整個投資界最關心的兩大行業:一是移動互聯網,一是醫療健康,這兩個最熱門行業的交集,就是移動醫療,所以說未來三至五年,移動醫療會有巨大的機會。” 倪正東表示。
另據布魯金斯學會最新預測,到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的發展將帶來23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美國將占到59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6%,而中國將成為第二大消費國,達25億美元,占比11%。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預期為22.1億元人民幣,而到2017年將達125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未來四年復合增速望超50%。
盡管移動醫療前景誘人,但仍有PE保持謹慎樂觀,認為移動醫療短期收益小。對此,理邦儀器董秘祖幼冬表示贊同,“未來移動醫療將是醫療器械公司、移動互聯網運營商、以及醫院三方平臺融合的市場,大的投資方向前景明朗,但目前還都處于探索期。”
九安醫療證券代表齊競燁也坦言,iHealth系列產品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但是目前處于前期導入階段,研發投入、市場推廣費用較大,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但是,移動醫療的日益成熟一定會重構甚至顛覆中國人的看病方式及保健方式,并對傳統的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新的機會。”齊競燁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