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I指數近期12連跌,4月10日收于1061點,累計下跌33.77%。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需求低迷、違約風險增大以及人民幣貶值,造成具有融資性質的進口大宗商品如鐵礦石、焦炭、滬銅近期進口急劇萎縮,使得BDI指數猛跌。
與BDI深跌形成對比的是,招商輪船和中海發展均在近日發布了一季度業績盈利或預盈公告,2014開年都迎來同比扭虧,業績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業內普遍看好今年的航運形勢,認為最壞的時候或已過去,2014年航運有望見底復蘇。
運力增速放緩
日前,交通部發布2013年國內沿海貨運船舶運力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國內沿海貨運船舶運力過快增長勢頭進一步得到遏制,國內沿海貨運船舶運力結構在2013年也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而今年隨著經濟增速預期加快、運量需求增加,航運業供需狀況逐漸好轉。
集裝箱航運方面,據航運研究機構克拉克森預計,2014年全球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約5%,全球集裝箱運力增速約為6%,其中大船增速仍在10%以上。雖然總體供需矛盾有所緩和,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時,隨著船舶大型化、聯盟化趨勢日趨明顯,以聯盟為主的市場新競爭態勢將更加突顯。
干散貨航運方面,據辛浦森航運咨詢預測,2014年全球干散貨需求增長5.8%,運力增長4.7%,在中國需求平穩增長以及世界經濟風險下降支持下,干散貨航運市場有望進入復蘇階段。但由于前期運力的累積效應,市場復蘇進程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趨勢向好復蘇艱難
運力增速放緩和船舶運力結構改善,使業內人士和券商機構看到了2014年航運業復蘇的曙光。2014年開年兩家航運公司的季度扭虧,更堅定了市場信心。
招商輪船4月10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業績順利扭虧,實現營業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1.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087.15萬元;中海發展也預告一季度扭虧,實現凈利潤約5000萬元-6000萬元,同比上漲112.39%。
招商輪船表示,2013年第四季度油輪及散貨船航運市場明顯回暖,2014年第一季度市場運價大幅波動,但平均運價比去年同期有較大程度的改善。中海發展表示,一季度業績預盈的原因是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油品運輸和干散貨運輸市場運價回升,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
東莞證券分析師黃秀瑜認為,航運行業總體運力供給的增速在下行,供需關系邊際在逐漸好轉。中長期看,航運業的周期底部已確立,行業復蘇漸行漸近。預期全球海運市場有望在2014年至2015年開始復蘇。
中金公司認為,散貨和油輪市場有望走出兩年向上周期。隨著世界經濟整體向好,需求將加速至6%以上,交船量明顯降低,供給增速難超4.5%;而沿海散貨市場除了受到整體干散貨市場帶動外,中國拆船政策也將促使10%的運力退出市場,支撐運價;油輪市場船舶訂單/現有運力比例已經從最高點的42%降到目前不到10%,未來兩年同樣將經歷供需逆差,VLCC運價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一直維持在高位;2014-2015年集運市場交船量高于2013年,因此是否迎來產能利用率拐點尚取決于需求是否超預期。
雖然趨勢向好,但航運復蘇之路卻仍十分艱難。國內新船訂單大幅上漲,大宗商品市場的持續疲軟以及集運市場航運聯盟的紛紛成立,航運業運力過剩情況仍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據克拉克森統計,今年首季中國船廠新船訂單再超韓國居全球首位,3月份中國船企接獲新船訂單總量104.83萬修正總噸,占全球新船訂單的54.9%。而P3聯盟最快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投入運營,CKYHE聯盟和G6聯盟也加大擴張力度,使集運聯盟戰不斷升級,班輪港口等行業將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