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中國汽車大企業集團扎堆攻堅海外市場為標志,中國汽車進入了以追求規模效應為目的的集體出走階段。
不久前,長安集團宣布7年內海外銷量達到40萬輛的目標,北汽集團也傳出欲收購數家海外汽車制造廠以加快海外擴張步伐的消息。此前,中國汽車出口零打碎敲,汽車出口大戶是體量并不龐大的長城、奇瑞等自主品牌企業,隨著實力更雄厚的大企業集團加入出走大軍,中國汽車出口成為大勢所趨。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在全球市場,留給中國汽車出口的空間已經非常狹小。中國汽車出口如何罅隙求生,已經變成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的共同課題。
出海
近期不斷被曝在海外市場有大動作的大企業集團是長安集團和北汽集團。在汽車出口的重點上,長安偏重體量,北汽更重視節奏和方式。
不久前,長安集團黨委副書記朱華榮對外表示,到2020年長安集團的目標年產銷汽車50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的銷售目標是40萬輛,長安集團覆蓋新興經濟體及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制造、銷售、服務網絡將初步形成。長安汽車計劃在海外設立800家經銷店以支撐這一產銷目標,巴西和俄羅斯是長安目前的重點市場。
北汽集團在海外擴張上并未過多強調海外銷量目標,北汽國際總裁董海洋認為,相比于中短期量化的目標,方式和方向的重要性更顯著。董海洋表示,北汽將主攻‘三大-三小-三邊’九個市場。“三大”是指北汽海外的三個戰略市場:巴西、伊朗以及俄羅斯;“三小”則是三個較小的較容易進入的地區市場:哥倫比亞、智利和阿爾及利亞;“三邊”則是三個圍繞在中國周邊的地區市場,包括中亞、東亞和緬甸市場。
董海洋認為以貿易的方式提振海外銷量符合企業提升短期利潤的訴求,但相比于短期利潤,北汽更在意長遠利益。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汽意欲收購海外成型汽車制造商以加快海外拓展的速度,董海洋認為,相比于純貿易的方式,海外建廠更有利于企業立足于當地市場,將為北汽在海外市場大發展夯實基礎。
此前,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企業為長城、奇瑞和吉利,上述企業并非中國實力最雄厚的大企業集團,而在中國大企業集團中產銷量排名第四的長安集團和產銷量排名第五的北汽集團集中發力海外市場,中國汽車出口將進入遍地開花的新階段。
機遇
中國汽車企業紛紛出走的重要動因為中國市場競爭過于慘烈,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很小。
“中國市場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所有的汽車品牌都扎堆在中國銷售,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在全球市場首屈一指。”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金偉棟告訴記者,“實際上,競爭如此慘烈的市場環境并不符合年輕的中國自主品牌的生存需求,在競爭相對平和的環境中,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的空間更廣闊。”
自主品牌在中國本土市場發展的艱難和在海外市場發展空間的相對寬松在數據中得到體現。2012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同比整體增長8%,自主品牌產銷量同比增長僅為4.5%,低于行業整體增速。但就在這一年,中國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風生水起,2012年,中國汽車出口突破100萬輛大關。
相比于中國本土市場,海外市場的高速增長和在企業產銷量比重中的不斷提升,令海外市場重要性變得顯著。一份更詳細的數據顯示:2012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9.6萬輛,同比增長28%;海外市場產銷量占總銷量的15%;2012年,奇瑞汽車海外銷量18萬輛,占總銷量的24%;同年,吉利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產銷量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164%,占總銷量的20%左右。
“汽車企業發展需要規模效應,規模效應有利于企業打造品牌、降低成本,但單純依賴單一市場,這種對規模效應的訴求無法達成。” 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董事總經理賀馬可表示,“規模在汽車行業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規模之后,才會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新產品,才能快速進入到新的市場中去。以前日系車和韓系車都是在全球市場取得銷量的增速之后才在規模上取得重大突破。無論是日系車還是韓系車,都是依賴海外市場達成規模效應。規模效應,是中國汽車企業出走的內因。”
“鄉道”
在必須走出去的訴求下,如何走出去、能否走出去的命題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北美和歐盟是全球主要汽車市場,2012年,上述三大汽車主要市場的全球市場份額在70%以上。
“北美、歐盟和中國的競爭態勢非常慘烈,難以達成中國汽車企業對規模效應的訴求。” 賀馬可表示,“根據我們對全球70多個市場的研究,中國汽車企業海外的發展方向不應該集中在歐美,那是和中國市場一樣艱難的市場,留給中國企業的空間并不大。”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對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調研,對中國汽車企業來說,發展空間比較廣闊的市場為歐美、金磚國家之外的88個國家,到2020年,上述88個國家的整體產銷量可以達到2100萬輛左右。
“在很多成熟市場出現增長停滯或者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而金磚國家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定形,如何在此之外的新興市場尋找增長的機會已經成為了中國汽車企業必須要正視的問題。”賀馬可表示,“這88個國家雖然個體規模不大、多為發展中國家,但如果按照集群的方式去考量,足以支撐中國汽車企業對規模效應的要求。”
波士頓咨詢公司認為,對上述88個國家的出口戰略中,應該遵循不同國家、不同重點的原則。“拿中國而言,速度和本土化非常重要,在中國做汽車生意像在高速公路上行走。上述88個市場更像一些省道和鄉道,更加復雜、曲折,作為一個車企必須整合所有價值鏈要素,才能夠真正在市場中取得成果。”賀馬可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