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天然氣下月逼向4元大關 漲價或不波及全國

天然氣下月逼向4元大關 漲價或不波及全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6 19:33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00

    核心提示:消息面上,中俄天然氣談判突破在即,加上4月長春、浙江、江蘇等地天然氣價改熱潮,“后兩會”天然氣行情持續升溫。

    21世紀網訊距上一次全國整體調整天然氣價格三年時間,漲價之聲在“兩會”后不絕于耳。消息面上,中俄天然氣談判突破在即,加上4月長春、浙江、江蘇等地上調天然氣門站價格預期,“后兩會”天然氣行情持續升溫。

    3月24日消息稱,下月起各地零售終端價格將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向4元大關。25日收盤,長春燃氣、寧波燃氣、濱海能源等燃氣股應聲大漲。長春燃氣領漲燃氣股,漲幅8.39%,報收9.69元。

    “天然氣提價只是個別地方機關的行為,不是全國性的漲價,應該不會衍生為全國的普遍現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于天然氣價改向21世紀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價格胎動:三個月內五市天然氣漲價

    進入2013年,中國多個地區上調民用天然氣價格,提價0.3元—0.8元,終端價格接近3元/立方米。有消息指發改委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天然氣價格改革,將上調相關氣價。中國上一次整體調整天然氣價格是2010年,事隔三年,天然氣漲價風云再起。

    1月25日,浙江德清縣舉行居民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參加聽證會的大部分代表表示認同天然氣漲價。浙江德清縣居民生活管道天然氣價格3月1日正式調整,從現行的每立方米2.53元調整為每立方米2.92元。

    2月20日,江蘇揚州召開民用管道天然氣聽證會,擬對市區民用氣價格上調0.33元/立方米,調整后民用氣到戶價為2.53元/立方米。

    2月25日,長春市召開關于調整民用燃氣價格的聽證會,提出將民用天然氣價格由現行的2.00元/立方米調整到2.80元/立方米;煤氣價格擬由1.50元/立方米調整到2.00元/立方米。漲價方案最終獲得通過。

    3月初,蘇州市物價局公布了天然氣的調價聽證方案,市區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擬從現行的2.20元每立方米調整至2.48元每立方米,漲幅為12.7%。3月18日召開了市區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階梯氣價初步達成共識。

    無錫市物價局和華潤燃氣公司聯合對外發布消息,4月1日起,市民用管道天然氣價格從現行的2.2元/立方米調整為2.5元/立方米,并將首次實行階梯式氣價。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4月起,我國天然氣價格將進行大幅度上漲,其各地零售終端價格將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向4元大關。

    中石油因天然氣價格倒掛每天少賺5000萬

    中石油的2012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3.3%。業績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進口氣數量大幅增加,天然氣板塊業績從往年200億元左右經營利潤下滑到虧損21億元,約合一天少賺5000萬元。

    “國內天然氣已經依賴進口,從國外來的天然氣門站價格就達到2.1元/立方米,但在很長的時間內,不少省市的終端價格與之持平或者低于此價格。”一位長期關注能源改革的能源專家對21世紀網表示。

    對于調價原因,浙江省德清縣物價局稱,如今氣價購銷倒掛現象非常嚴重,供氣公司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的狀態,隨著居民生活用戶戶數和銷氣量的增加,虧損現象愈發嚴重。

    參與德清縣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的人大代表張根才認為,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適當提高天然氣價格是應該的。上游氣價調整,勢必會造成下游企業成本增加,適當提高天然氣價格,有利于天然氣有序利用和供氣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

    另外,國家能源局發布我國《天然氣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表示,天然氣價格亟待理順,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水平偏低,完全沒有反應市場供求變化和資源稀缺程度,不利于天然氣的有序利用和供氣的可持續發展。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4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9%。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1月30日發布的《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預計,201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6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9%。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21世紀網表示,未來中國清潔能源天然氣的使用量會持續增大,LNG等清潔能源的使用量也會持續增大,但沒有任何一種清潔能源在中國能取代天然氣。

    “中國的天然氣相對于國際市場來說是很便宜的。”林伯強向21世紀網解釋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如此巨大的原因。

    然而,終端需求越旺企業虧的越多,價格改革箭在弦上。瑞銀證券嚴蓓娜分析師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需求旺加環保需要可能催生天然氣價格上調。

    專家認為不會引起全國性提價

    對于“兩會”之后天然氣全國范圍改革的傳言,林伯強表示:“這個有可能,但與現在個別地方的漲價沒有關系,全國性的天然氣改革指的是價格技術的改革。”

    2011年底國家發改委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試點地區的天然氣是按“市場凈回值”定價的。國家發改委選擇在廣東、廣西開展改革試點,主要是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比價關系,為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改革積累經驗。

    當21世紀網問及林伯強“兩廣”試點到目前為止對全國其他省市是否有參考意義時,他說:“應該是沒有,其他省市目前主要還是以低價為主,它(其他省市)不是改革,就算改革還是以低價為主。”

    據媒體報道,新奧能源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王玉鎖于兩會提案中指出,天然氣價格改革要循序漸進、逐步調整、區別對待。如果天然氣價格改革調整幅度過大,將抑制終端需求。他建議,同步推動天然氣價格改革和天然氣行業改革。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