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度購物狂歡節“雙11”的到來,消費者已早早將自己的購物車塞滿,在“雙11”火熱搶購,并在11日創造出半個小時超百億成交量的記錄。與此同時,數十家金融機構與阿里聯手,打造了專屬理財平臺,讓“雙11”的狂歡潮再度延伸。
? ? 不過,面對基金公司及保險公司如火如荼的“雙11”促銷,銀行理財在今年的“雙11”表現落寞。記者發現,今年“雙11”期間,除了個別銀行在當天發行了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應景外,很少有銀行再借用其名頭售賣理財產品,更多的銀行以“平常心”對待“雙11”,并且近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呈下降趨勢。
? ? 本報記者 陳思源
? ? 基金與保險主動:
? ? 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達7%
? ? 在今年“雙11”,淘寶聯手30多家金融機構,在聚劃算平臺上線了“雙11”理財專場,包括基金、保險等多類產品,理財專場預期的最高年化收益率7%。
? ? 另外,在淘寶保險“雙11”專場,包括天康人壽、平安車險、中國人壽(601628,股吧)在內的10余家保險公司紛紛帶來不少險種。其中,“平安直通車險”(商業險/交強險)在線投保,附贈不限次數的非事故道路救援。
? ? 在今年“雙11”的保險專場中還出現了不少創新險種。如天貓醫藥館聯合淘寶保險推出了“天貓醫藥險”;平安保險則推出了3元賬戶資金安全險,用戶購買這一險種后,一年內個人的銀行卡、信用卡如果因丟失、信息泄露或者被暴力脅迫發生資金損失,將可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在“雙11”期間陽光財險和中國平安還與天貓商家合作,推出了兩款交易保障險,即“雙11”限時到貨險和奶粉破罐險。
? ?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自去年互聯網金融火爆以來,有數十家大基金公司紛紛登錄基金淘寶店,但今年積極的主要是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中小公司主要是希望借助自有電商平臺改善用戶體驗,欲在線上實現"彎道超越",”有業內人士表示。
? ? 銀行業淡定:鮮有“雙11”專屬理財產品
? ? 與淘寶商家和部分金融機構表現不同的是,今年的“雙11”,大部分銀行表現尤為“淡定”。銀行們一改去年積極參與的熱情,借機發行的“雙11”理財產品也不多。數據顯示,目前只有少數銀行推出了一些生活優惠設施,而在金融產品方面,幾乎看不到“雙11”活動的影子,很少明確標注了“雙11”特別版或專屬款等字樣。
? ? 當然,也有部分銀行仍然利用“雙11”在推出其理財產品。如某商業銀行的微信平臺上,有專門針對“雙11”理財產品的推銷,其中一系列一口氣推出7款在11月11日發行的理財產品。其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永樂理財2014年第68期G款”,高達6.2%,不過其投資時間也較長,為357天。
? ? 而某股份制銀行旗下的“天天萬利寶”系列,也在“雙11”當天推出了其新一期產品,從A款到H款這8款產品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2014年第45期天天萬利寶F款(貴賓版)”,年化收益率為5.4%,不過起步門檻很高,需要500萬元。
? ? 來自普益財富的數據顯示,雖然銀行理財出現了個別高收益產品,但整體收益卻穩中有跌。大部分期限型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價格下跌,除期限在1個月以下的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環比上升外,其余期限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均較上期有所下降。據統計,上周,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2%,較上期下降0.1個百分點。“對于銀行來講,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誕生不是"狼來了",我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是與狼共舞,同時互聯網也可以讓理財變得更加便捷,但是風險也存在。”某股份制銀行人士提醒,投資者在秒殺高收益理財產品之前,選擇規模大且知名的平臺,理財風險會相對較小。
? ? 鮮有明確標注“雙11”特別版或專屬款等理財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