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長期保持一個習慣性動作,你一定未曾想過它對于你家庭的未來意味著什么。比如,在孩子面前反復使用信用卡,如果讓孩子獲得的第一個印象是“信用卡真神奇!想花多少就有多少!”那么你就難保孩子長大后不濫用信用卡。
??? 美國的信貸慈善基金會曾做過一項調(diào)查,有41%的被調(diào)查者表示自己的金錢觀都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父母不經(jīng)意間所犯的錯誤,極易通過生活中各種小細節(jié)傳遞給孩子,在他們內(nèi)心形成錯誤的理財觀念,也就是“負財商”。
??? 有哪些“負財商”是你不知不覺傳遞給孩子的呢?以下6種常見表現(xiàn)可以作為參考??靵頇z驗一下自己的理財習慣吧,盡早給孩子傳遞理財正能量!
??? 1.回避談錢
??? 不良習慣
??? 無論是覺得孩子太小理解力不夠,還是認為跟孩子談錢是一件“俗事”,總之有不少父母不愿意正面跟孩子談錢的問題。他們既不告訴孩子錢到底有什么用,也不跟孩子解釋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
??? 其實,孩子首先需要對錢有一個最基本的正確認識,知道錢是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很重要也不是無足輕重。這樣,以后向孩子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時,比如“不要有多少用多少”“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零用錢”之類的理念,孩子才能比較順利地接受。
??? 2.來者不拒
???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任何需求都來者不拒,過分“溺愛”讓孩子很容易形成“愿望必須瞬間得到滿足”的心理,不會也不想去學習等待。
??? 對待孩子的要求,正確的方法是應向他們解釋“想要”和“需要”的區(qū)別,并引導、鼓勵他們學會為自己的目標攢錢,并為此付出必要的等待成本。
??? 3.不存錢
???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容易被孩子效仿的另一大理財錯誤行為。
??? 只要孩子有了自己的零花錢,就可以為他準備三個存錢罐,一個用于平常的消費,另一個用來為某個具體的目標存錢,第三個就當做應急金來用。雖然對于孩子而言,“應急金”很難真正用到,但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沒有形成這樣的理財思維并養(yǎng)成習慣的話,長大之后通常就會變成“月光族”。
??? 4.隱瞞“私房錢”
???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三成的成年人會在錢的問題上對伴侶撒謊。如果遇到有關(guān)花錢或者私房錢的問題時,媽媽(或爸爸)要求孩子“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不要告訴爸爸(媽媽)”,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依葫蘆畫瓢,也會認為自己在錢的問題上不必全部誠實。
??? 如果孩子在錢的問題上沒有學會誠實,那么將來肯定會極大地影響到自己與父母、朋友、伴侶的關(guān)系。
??? 5.因錢發(fā)生爭執(zhí)
??? 都說父母應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尤其是關(guān)于金錢方面的沖突,更要避免。孩子天生敏感,如果是因為錢的原因?qū)е赂改戈P(guān)系緊張、吵鬧,孩子就會把“錢是一個壞東西”的想法深深根植在心里,長大之后很可能會對金錢產(chǎn)生一種焦慮和厭惡心理。
??? 6.給金錢貼上性別標簽
??? 如果孩子有一天說:“爸爸是負責掙錢的,媽媽是負責花錢的。”做父母的千萬別樂,因為在孩子眼里的確是這樣,尤其是現(xiàn)在全職媽媽越來越多,孩子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家庭應有的模式,自己長大了要么負責掙錢(男孩),要么負責花錢(女孩)。所以,父母在必要的時候應向孩子解釋為什么夫妻雙方要進行這樣的分工,孩子也就不會產(chǎn)生“金錢也有性別”的想法了。本報綜合報道 圖片由楊寶海提供
??? 財商課堂
??? 甩掉“負財商”
??? 請對孩子這樣說
??? 很多時候,我們被“負財商”團團包圍自己卻渾然不覺,以下兩個生活場景恐怕是身為父母經(jīng)常會遇到的,如果真的遭遇孩子的無理要求,你是一口答應,還是斗智斗勇?其實,你最應該做的是深刻意識到,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已經(jīng)是你們父母之過了。這個時候,正確回應孩子的要求,可以避免將“負財商”傳遞給孩子。
??? 場景一:“媽媽,我們班同學小漢家有一輛好漂亮的車啊—蘭博基尼,連小樂家的車也是寶馬,咱家的車太爛了,以后別開這車接送我了……”
??? 負性應對:“有什么好攀比的?我們家窮,沒錢,買不起好車,有一輛汽車開就不錯了!”
??? 正性應對:“我們也想開漂亮的車,但能力有限,要等待,要儲蓄,我們?nèi)乙黄鹋Π桑?rdquo;
??? 場景二:“媽媽,朋友們都在玩兒陀螺,你也給我買一個吧。”等陀螺買回來之后,孩子不滿意或者不喜歡,又提要求:“媽,這個不好,再重新給我買另一款……”
??? 負性應對:“好好好,馬上買新的,只要你喜歡就行!”或者“愛要不要,我沒錢給你買新的!”
??? 正性應對:“咱們家里的錢是已經(jīng)規(guī)劃好的,如果再重新買一個,就只能減少其他開支,比如減少你的零用錢,或者取消原定看電影的計劃,選擇哪一個,你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