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理財市場環境“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國內經濟持續下滑、股市跌多漲少、房價上漲出現拐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等疲弱氛圍之下,央行、銀監會又接連發出要打破理財“剛性兌付”神話(核心是:不允許再不分青紅皂白地保證收益,該虧的,就一定要虧,理財發行機構不能一味兜底)。
本來,在股市、樓市、期市、信托、黃金白銀,甚至債市逐漸失去理財吸引力之際,以“銀行理財”、“互聯網理財”、“私募理財”等為代表的“無風險理財產品”成為各路資金追逐的對象,所募集的理財資金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格局。不過,央行破“剛性兌付”的信號已經發出,“無風險理財產品”的好日子也將走到頭,步入一個“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該虧則虧,愿賭服輸的正常軌跡。
那么,在央行破“剛性兌付”的大趨勢下,投資者應該怎樣做才能打好“本錢保衛戰”呢?作為重慶地區獨具財經特色的都市大報,重慶商報利用自身的資深編輯、記者,以及與眾多金融機構專家、法律人士、金融主管部門關系緊密的優勢,特發起主題為“本錢保衛戰—破"剛性兌付"之后的理財變局”的理財服務關愛月活動。這是重慶商報繼2013年首次發起理財服務關愛月活動之后的第二屆理財關愛活動。
溫馨提示:市民可就關心的理財話題致電本報理財、維權熱線:023-68890487,或加入商報理財QQ群(QQ群號:341925735)反映情況,溝通交流。
鏈接1: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兩款理財收益超6%
“直銷銀行K款,投資期限91天,預期年化收益6.10%;J款,42天,預期年化收益6.0%。”昨日,興業銀行發售的新一期理財產品中兩款直銷銀行產品因為較高的收益引發了投資者關注。
興業銀行重慶分行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兩款產品屬于興業銀行天天萬利寶產品,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其投資的領域主要是國債、同業拆解、銀行存款、央行票據等;預期年化收益率都“站上”了6.00%,是因為借助了直銷銀行這個電子銀行平臺,降低了發行成本。
鏈接2:重慶銀行半年期理財漲收益
近日,重慶銀行發售了最新一期的長江系列理財產品。其中,一款183天預期的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10%。為此,記者采訪了該行相關人士。據介紹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該產品的標的資產是信托受益權,使得產品預期收益率大大高于債券類標的資產產品平均水平。
其二,由于該產品屬于非保本浮動類,產品風險也會高一點,銀行將會加大監管力度,保證產品的預期收益。從目前重慶銀行已經兌付的理財產品來看,都已經全部實現了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