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軍團助力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從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看,截至2月底,開放式基金數量和規模均創出歷史新高,總數量由1月底的1436只增加至2月底的1587只,基金份額為36925.76億,凈值為47635.35億元。其中,各類“寶寶”帶動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大增,在兩個月時間內幾乎翻番,達到了14233.79億元,較去年末飆漲6757.89億元。

具體到產品,貨幣基金誰能夠傍住“大款”,誰的規模就增長得快。天弘增利寶、匯添富現金寶以及廣發天天紅3只嵌入電商平臺的互聯網貨基同期合計實現1419.60億份凈申購,凈申購貢獻率高達六成以上,而僅天弘增利寶就貢獻了將近1300億份的凈申購規模,華夏基金零售直銷規模也達1040億元。
余額寶等貨幣基金去年盈利超60億
“寶寶”規模迅速膨脹,到底有多掙錢呢?這從上周披露的基金公司年報能看出一些端倪。已公布年報且與余額理財產品對接的9只貨幣基金利潤合計62.08億元,管理費5.82億元,南方、華夏、天弘旗下貨幣基金賺取了最多的利潤和管理費。
2013年,華夏現金增利(003003,基金吧)A、天弘增利寶、南方現金增利(202301,基金吧)A將其他基金遠拋在身后,2013年度分別實現利潤20.76億元、17.9億元和14.7億元,建信貨幣(530002,基金吧)、嘉實貨幣(070008,基金吧)A利潤剛過3億元,其余4只利潤不足1億元。9只貨幣基金利潤合計62.08億元。
這其中,管理費收入最高的是南方現金增利A,2013年度實現管理費收入1.77億元,華夏現金增利A為1.62億元,天弘增利寶為1.04億元,其余6只基金管理費收入未過1億元。當然,利潤的分化與成立時間和規模也有很大關系。9只基金管理費收入合計5.82億元。
微信“寶寶”華夏理財通暫停T+0
“寶寶”產品一方面為基金公司壯大了規模,增加了管理費,但不斷成長的“寶寶”也有成長的煩惱,其中之一就是各類“寶寶”推崇的T+0贖回承諾隨著規模的增大將難以為繼。3月28日,華夏理財通率先宣布了暫停T+0贖回服務。
理財通客服表示,是接到華夏基金的通知,才調整的贖回時間。而華夏基金的客服人員則表示,是微信方面表示需要升級系統,才影響了財富寶的贖回,未來贖回時間能否調整回T+0,全由微信方面決定。但事實就是,T+0暫停了,投資者不能當天贖回當天取現了。此外,上周四匯添富現金寶曾出現暫停實時贖回情況,投資者只能選擇普通贖回,據業內人士分析就是當天的實時贖回總額度用完了。
在各類“寶寶”出現之前,貨幣基金大多是T+1、T+2甚至T+3到賬,但余額寶、理財通等產品迅速顛覆了舊觀念,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為了提升各自貨幣基金的競爭力而推出T+0贖回服務。
“寶寶”快速擴張墊資壓力太大
據統計,目前有貨幣基金的69家公司中,已經有35家公司提供了T+0快速取現服務,加上基金公司與5家互聯網公司及兩家銀行的7只合作產品(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網易現金寶、百度百賺、蘇寧零錢寶、平安盈、民生如意寶),總共有42只產品能夠實現快速贖回取現。
但對于基金公司而言,要想實現T+0,就需要提供墊資服務。所謂T+0是對客戶而言,但貨幣基金本身是T+1清算,每天交易時間以及15時收市后贖回的基金份額到第二日甚至第三日資金清算到賬,中間存在至少一個工作日的時差。
為了改善客戶體驗,基金公司就需要自己掏錢先給投資者墊上,很多T+0的貨幣基金是以銀行授信額度來墊資的。一般而言,300億左右的規模,基金公司可能需要10億元的墊資水平。
通常而言,基金公司為了實現貨幣基金T+0贖回,會和銀行簽署授信額度,基金公司按照隔夜利率的方式支付成本。但隨著“寶寶”類產品越來越大,基金公司出現了銀行授信額度在月底、季度末被用完的情況,T+0被迫暫停。文/本報記者 范輝
新聞分析
“寶寶”們苦日子還在后頭?
近段時間由于貨幣基金整體收益率出現下行,因此部分客戶尋求更高收益的品種,而時至季末,逆回購利率有所抬升,一些投資者就贖回貨幣基金去參與逆回購。“此外,月末、季度末市場錢緊,銀行也會進行高息攬儲,一些錢便從寶寶類產品中出逃,貨幣基金的贖回規模自然變大。”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監管層目前正在加強基金公司所投資的銀行協議存款的風險管理,要求將風險準備金與所投資協議存款的未支付利息掛鉤。而由于目前貨幣型基金享受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政策,因此一旦該項優惠政策被取消,貨幣基金將面臨重大考驗。這會對“寶寶”們的流動性管理有更高的要求。
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產品都暫停了T+0,業內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墊資規模不大,并不影響日常贖回。第二是有更好的資金解決辦法,比如說余額寶。余額寶規模超過5000億,T+0墊資到底來自哪里,天弘基金未對此明確說明,但應該是來自于支付寶的墊資,該公司是目前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但也有消息稱,余額寶墊資資金來自于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文/本報記者 范輝
第11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揭曉
由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第11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3月29日在京揭曉,中銀、嘉實、華商、華夏、泰達宏利、景順長城、銀河、交銀施羅德、農銀匯理、上投摩根10家基金公司榮獲“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稱號,同時還頒發了金牛進取獎、債券投資金牛基金公司、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和74只“金牛基金”獎。
頒獎典禮上,還以“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新市場、新機遇”為主題舉行了“2014金牛基金論壇”。到今年,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已歷11屆,其憑借著專業性、公正性、獨立性、客觀性贏得各界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