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離3月底還有一周多時間,但多家銀行已紛紛開始搶發季末高收益理財產品。其中,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達到春節前的收益率,甚至不少中長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6%的高收益大關。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前段時間風光無限的“寶寶”軍團卻繼續集體“坐滑梯”,收益率退守至5%。
理財產品收益率再攀高
今年春節過后,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曾經出現過一波收益率普遍跌至6%以下的走勢,讓不少投資者覺得銀行理財的吸引力明顯不如春節前。
隨著3月末銀行季度考核再次來臨,不少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小幅回升,部分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再次攀高,更有百萬元以上申購門檻的年化收益率達到6.7%,大有收益率“復蘇”的跡象。
昨日,記者走訪沈城多家銀行發現,雖然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沒有年末高,但是部分同等期限和起購金額的產品確實出現了預期收益率上升的情況。在市內商業銀行人士看來,銀行理財產品提高收益率是為了在季末吸引更多的存款。某網站分析師殷燕敏認為,臨近季末銀行又將面臨存貸款考核,季末效應再次顯現。
互聯網“寶寶”全線回跌
與銀行理財產品形成反差的是,自3月以來,“寶寶軍團”的7日年化收益率幾乎全線跌回“5”時代,并且持續一路下滑。統計數據顯示,3月24日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5.511%,微信理財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5.524%,蘇寧零錢寶掛鉤的匯添富現金寶收益率為5.359%,甚至百度百賺利滾利也跌至5.984%,失守6%大關。
互聯網理財產品掛鉤的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整體收益會隨著市場上資金面的寬松程度而變化,目前市場上資金相對寬松,所以貨幣基金的收益自然下降。按照此前支付寶方面對余額寶收益情況的披露,余額寶自成立日到2013年12月31日,年化收益率為4.9%。“我們預估,余額寶長期的收益也會在這一收益水平上下波動。”支付寶方面稱。
流動性銀行理財更劃算
那么,投資者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資金配置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月份銀行間資金面較為寬松,貨幣市場利率持續回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持續下滑。但隨著季末來到,3月下旬資金面或將向偏緊的態勢發展,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望小幅攀升。
“臨近季末銀行又將面臨存貸款考核,季末效應有望再次顯現。”在臨近月末時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可能會明顯增加,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股份制銀行以及大型城商銀行發行的高收益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師建議,市民投資除了看收益率之外,也需兼顧到資金流動性、投向和期限等因素,要進行長短搭配。投資者可以配置一些銀行中長期較高收益理財產品,提前鎖定較高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