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財博覽會11月24日結束,超過250家企業參展,參觀市民超過1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新型理財產品引起市民興趣。絕大多數新金融展商都是P2P企業。記者統計發現,P2P理財產品一般門檻在10萬元級別,針對城市中產群體。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P2P隨處可見,甚至有的達到18%。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其風險不可低估。
新型理財產品引起市民興趣。絕大多數新金融展商都是P2P企業。記者統計發現,P2P理財產品一般門檻在10萬元級別,針對城市中產群體。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P2P隨處可見,甚至有的達到18%。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其風險不可低估。
記者發現,不少P2P企業背后,都是具體的投資項目,比如工廠擴建或者礦山開發。由于多數中小企業無法通過傳統金融融資,因此借道P2P平臺。P2P平臺經過審核后,將其認可的項目打包成理財產品公開銷售。所以,不少P2P理財產品的本質是債權。
25日,人民銀行明確提出P2P企業紅線,包括理財-資金池模式、不合格借款導致非法集資風險以及龐氏騙局。而在博覽會現場,P2P企業最著重宣傳的,正是安全性和合法性。記者咨詢近十家P2P企業,這些企業均表示,投資者的錢全部存放在受監管的第三方平臺,避免平臺非法吸儲。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資產安全問題,多數P2P企業采取實物抵押或債權回購,只有少數企業是由擔保公司全額擔保。即使是債權回購,P2P企業設立的“保障金”規模也比較有限。一旦項目發生危機,P2P企業很難應付大量兌現。所以,P2P理財的安全更多依賴平臺的審核和風控水平。
《胡潤百富》創刊人胡潤介紹,在個人資產超過600萬元的高凈值人群中,65%投資藝術品,然后是酒類、手表。另類投資雖然種類繁多,但是風險也不可低估。他建議,“另類投資最起碼要考慮7年左右,7年以上平均回報率可以達到11%以上。同時,另類投資中假貨很多,比如說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