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銷進入第七階段
游戲理財拉下線型傳銷泛濫
拉人頭式的傳銷已經過時了,記者日前在采訪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創始人凌云的時候了解到,目前,以“游戲理財”為名的網絡傳銷成為了新形態的傳銷方式,并且愈演愈烈。該聯盟對這種傳銷方式進行了詳盡調研,形成了《2012游戲理財網絡傳銷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引起社會大眾的警惕。
文/本報記者 李鋼
何謂“游戲理財”型傳銷?
什么是“游戲理財”型的傳銷?根據報告的定義,“游戲理財”型傳銷是組織者和參與者利用純資金進行的博彩游戲,在此過程中,通過繳納入門費、拉人頭發展下線、等待分紅、內部電子股拆分、動態發展多層次計酬等方式進行。
以一家典型的“游戲理財”傳銷公司SMI為例。參與者的總額分為六個級別和檔次,按照50%至60%的比例進入代幣系統,其中10%用于游戲,90%用于購買游戲代幣;35%至50%用于做市場獎金。每100美元送一個分紅股,每年享受19次分紅。
而另外一家叫做“香港寶馬俱樂部”的游戲理財傳銷公司的運行模式則是,一方面有靜態投資分紅,按照投資額每天可獲一定分紅,實行日結算,每天提現;另一方面還有積分回饋計劃,按照積分獲得回報。
按照這兩家典型的“游戲理財”傳銷組織的運行制度,首先需要會員繳納入門費以購買不同級別,同時采用靜態收益獲取分紅,主要的盈利點在于發展下線獲取回報,通過多層次計酬方式獲取拉人頭的回報。
據稱,這類“游戲理財”型傳銷,已是我國傳銷的第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分別為,異地傳銷;廣西資本運作;網絡資本運作;打著電子商務旗號的傳銷;私募股權PE傳銷;點擊廣告賺錢型傳銷;游戲理財型傳銷。
已有此類傳銷組織上千家
根據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站的監測,至去年年底,以股權投資、網絡理財為名的傳銷組織已經多達上千家,入門費從幾百元到幾百萬元不等,總金額高達上千億元。其中,“紅通商務”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吸引了全國各地20多萬人參加,涉案金額20多億元。
而參與此類傳銷的人員結構層次多樣,有傳統行業的大老板,有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有退休老人,也有教師、在校學生和公務員等,且大多為經濟狀況比較寬裕者。
此類傳銷主要集中的區域在福建、陜西、山西、甘肅、新疆、四川、山東和河北等地,由于主要通過互聯網途徑和語音視頻聊天室等方式進行傳播,線上和線下的發展相結合,所以波及范圍極廣,而且發展速度極快。
以慈善公益之名實施傳銷
在對“游戲理財”型傳銷的分類方面,按照主打的旗號不同,可分為股權投資類、廣告傳媒類、慈善公益類和游戲理財類。
在一些慈善公益類傳銷組織運作時,會進行一些捐助活動,甚至會邀請一些地方領導出席他們的活動,隨后宣稱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以此展示他們的合法性。這類傳銷組織通過造成愛心助學、慈善捐助的現實,來打造聲勢,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騙性,而多數群眾對此則缺乏相應的驗證渠道而選擇盲從。
“游戲理財”型傳銷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這些傳銷多打著理財、賺錢的旗號吸引人,來掩蓋其發展下線牟利的本質。其次,這類傳銷借用互聯網平臺,隱蔽性更強,其發展會員都是在網絡上進行注冊,彼此之間的聯系也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來完成。
由于這類傳銷通過互聯網傳播,所以具有跨地域性,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由于各地工商部門被限制于各自屬地,無法對這類全國性的傳銷從源頭上切斷。
嚴重危害網絡經濟
調查報告指出,“游戲理財”型傳銷讓一些傳銷參與者血本無歸,加上自身人際關系也被破壞,從而會引發一些選擇過激行為進行報復的情況,衍生了其他犯罪行為,從而對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而且,這類傳銷還會對新興的網絡經濟造成極大的危害性。其本身并不產生任何經濟效益,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金錢再分配游戲”;這類傳銷形態的存在,使得網絡營銷市場處于不斷被抹黑的狀態;消費者的權益受損后,也會對網上交易、電子商務、股權投資等產生懷疑,從而拒絕真實的股權投資。
調查報告還指出,為打擊這類“游戲理財”型網絡傳銷,需要加強監管、打擊和宣傳。其中,政府部門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細致長效的打擊傳銷機制,要及時發布防范警示信息、打擊信息動態、追蹤大案要案的處理結果,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社會的宣傳和教育。另外,媒體也應該多關注傳銷的新動向、新浪潮和新特點,起到警示作用。
記者調查 搜出上千家類似網站
記者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游戲理財”關鍵字后,馬上搜出了數十萬個相關網站,都是打著用虛擬游戲創富的名號。
在一間名為“香港寶馬俱樂部”的機構宣傳片里,有著鼓動人心的宣傳語:“一年打拼,月薪過萬,兩年打拼,周薪過萬,三年奮斗,日薪過萬,五年堅持永遠退休”。
這樣的未來是不是很讓人動心?而且方法并不難,宣傳片稱:“只是一臺電腦一杯咖啡,一種智慧一份堅持,一生精彩。坐在家里也能成就百萬甚至千萬富翁。”
宣傳片中,充斥著這樣的暗示性極強的話語:“21世紀,無邊界創業將成為時代的主流……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理論,以理財化消費為導向,以國際博彩為渠道,打造了一個財富終極波寶馬GOD模式。”并且還強調了不靠資金和背景就可以創富,但是視頻中卻并沒有詳細解釋,如此誘人的創富方式,究竟是什么樣的運作方法?
曾經被公安部門清查
就是這間與寶馬汽車一點關系都沒有的“香港寶馬俱樂部”,在去年年底,就曾經被公安部門取締過。
2012年年底,江蘇省的公安部門成立了150名干警組成的專案組,對這一機構展開行動,在境內抓捕了十多名犯罪嫌疑人,并且還遠赴菲律賓開展跨境抓捕行動,抓獲了18名犯罪嫌疑人。
根據當地公安機關的調查,這間“香港寶馬俱樂部有限公司”網站以投資境外博彩業為名,要求參加者繳納5500元獲得加入資格,并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
記者循跡來到這一機構的網站,但顯示“電腦管家提醒:這是一個非法的境外博彩網站,為避免造成財產損失,建議您謹慎訪問。”
網站“復燃”強調“誠信”
據該網站介紹,“寶馬俱樂部”于2012年6月12日在香港合法注冊,并向香港政府依法納稅,所從事的項目均受香港政府批準。
網站上還以一個殘疾人會員的口吻,對這家機構進行了贊美,稱“寶馬老總從事的是以幫助生活處于底層的普通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脫貧致富為目的的善舉,而且自運營以來始終踐行‘誠信贏天下,合作創未來’的宗旨,承諾的投資回報天天兌現,從未虧欠過會員一分錢,給殘疾人會員每人每月1000元的資助如期兌現。”
雖然這一機構被公安部門取締,但網站依然在運作,并且依然不承認自己是一間傳銷機構。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創始人凌云:
查處更難 危害更大
記者(下簡稱“記”):游戲理財型的傳銷是什么時候,在什么背景之下出現的?
凌云(下簡稱“凌”):在去年,一種被稱為消費返利的傳銷形式非常流行,被打壓之后就開始轉型,一個月后,這種游戲理財型的傳銷開始蔓延普及,其中最典型的是紅通商務、大唐帝國、SMI游戲理財以及寶馬俱樂部等等。
記:你們如何對這種游戲理財型傳銷進行調查?
凌:很多人向我們反映了這種新形態的傳銷,我們看到趨勢后,就向公安部的經偵局進行了報告,并且得到了他們的支持,還得到了相應經費。
記:在調查報告出爐之后,有沒有打擊?
凌:我們的報告作出后,18個部委就曾聯合發出通告,一些大型的游戲理財網站已經被取締,包括我之前舉例的那幾家。相較而言,游戲理財型傳銷,最多的案件在二十三億左右,并且查處難度大,因為網站的服務器都在國外,運作也在境外。
記:這樣的行動有沒有遏制游戲理財傳銷的發展勢頭?
凌:目前而言,媒體對于游戲理財型傳銷的危害性的認識還不夠,也沒有多少家媒體予以關注。這與去年打擊消費理財型傳銷時,數百家媒體進行報道的情形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游戲理財型傳銷的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是,它會把一個專業的團隊給拉進去,譬如一些做保險的專業團隊,集體轉型從事這種傳銷活動,所以危害性更為可怕。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