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博士、天音控股、朗瑪信息等4家上市公司4月2日晚分別公告,與中國移動達成移動轉售協議。據悉,當天共有17家公司與中國移動簽署了上述協議。此次中移動轉售名單的落地,也預示著移動轉售大幕全面拉開。
有消息稱,工信部在本月將集中發放第三批虛擬運營商牌照。此前工信部已經明確,“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段。目前,京東、國美、樂語等企業均已發布自有品牌,待運營商5月份放號之后,各虛擬運營商或集體爆發。
面對向民資打開的電信大門,眾多虛擬運營商信心滿滿。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指出,虛擬運營商想要在傳統基礎服務短信、通話、流量上來獲取利益比較難,機會在于和本身業務的捆綁經營,進行業務創新,差異化競爭。
等待5月份放號
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放了兩批移動轉售牌照,共有19家公司獲得牌照。在此次與中移動簽約的17家企業中,有不少新面孔,可以預期未來工信部還將發放第三批牌照。
據了解,虛擬運營商近期動作頻頻,緊鑼密鼓地準備業務上線。最新的消息是,京東發布旗下虛擬通訊運營品牌“京東通信”。此前,國美已經正式推出虛擬運營商品牌“極信通信”,手機零售渠道商樂語通訊發布了其虛擬運營商品牌“妙more”,愛施德、巴士在線、蘇寧等也發布了相關的品牌。這些企業只等著運營商“放號”。工信部明確規定,“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段,“170”號段的11位手機號前四位用來區分基礎運營商,其中,“1700”為中國電信的轉售號碼標識,“1705”為中國移動的轉售號碼標識,“1709”為中國聯通的轉售號碼標識。
有消息稱,電信所屬的170號段5月1日就將放號,聯通也將于6月1日放號,移動何時放號則尚無時間表。京東也稱,京東通信業務將于今年5月上線,屆時會有京東專屬通信產品及專有號碼段供用戶選擇。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眾多虛擬運營商原有主營業務相似,一旦運營商開始放號,虛擬運營商將開始進入搏殺期。
資費或是最直接的競爭方式。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現階段,虛擬運營商更需要關注的是用戶量,需要通過低資費搶占入口。只有當用戶數上升到500萬戶以上,虛擬運營商不再以批發零售賺取差價作為唯一的盈利模式時,包括廣告、內容分成等才可能成為虛擬運營商的新盈利模式。
運營商“小九九”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聯通將按目前標準資費的7折將通信資源“批發”給虛擬運營商,即通話每分鐘0.1元左右、流量每兆0.14元左右,虛擬運營商可以將這些資源自由組合成各種創新套餐。而中國電信的轉售價格大約是四折,但前提條件是不允許虛擬運營商對通信資源自由組合創立新的套餐,而只能銷售電信確定好的現有套餐,這類似于做電信銷售代理。至于中國移動,對于基礎電信業務的積極性就更不高。
此次與中國移動進行移動轉售合作的公司中,天音通信、迪信通、愛施德、國美、蘇寧互聯、萬網(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同時與三大基礎運營商簽署了移動轉售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多擁有渠道,是運營商比較偏愛的合作伙伴。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渠道商與運營商此前一直有較好的合作,運營商期待他們能夠進一步助其開拓用戶。
另外,在中國移動公布的合作名單中,巴士在線、華翔聯信之前已與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北緯通信、三五互聯、分享在線之前已與中國電信簽署合作協議;而銀盛、中興視通、朗瑪信息、鵬博士、世紀互聯、中郵泰普則是全新面孔。
華創證券通信分析師馬軍認為,聯通、電信選擇渠道商為主進行合作,是因為渠道商可以幫助其拓展用戶。而中移動用戶、渠道眾多,擴張用戶并不是其首要任務,用戶價值的深耕細作才是重點。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雖然業界一致預期3年內移動轉售市場空間在200億左右,但移動轉售業務模式暫未明晰,短期內難以為虛擬運營商帶來業績貢獻。要在激烈競爭中剩下,更多的虛擬運營商需在夾縫中求生。
從蘇寧公布的征求意見的套餐來看,其資費將比現有運營商大幅降低,套餐同時還加大了流量的贈送量,將實現如PPTV等部分APP應用免流量使用。分析人士指出,蘇寧推出的這類套餐做法屬于“縫隙套餐”,即將三大運營商的原有套餐重新打包組合,組成不同于電信、聯通、移動的套餐方案。
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認為,虛擬運營商未來在資費套餐上將更專注于內容與服務。樂語發布了其虛擬運營商品牌“妙”,就定位于移動健康方向。按照計劃,樂語的虛擬運營商業務將在4月中旬推出,健康管理客戶端同時上線,用戶可以在樂語通訊的2000多家店面及線上平臺購買各類智能健康設備,初步試點城市有60多個。
更多的企業將移動轉售業務作為原有業務的補充。京東明確表示,在虛擬運營商業務上線初期,將采取通過終端拉動業務發展的模式,推出將京豆(京東商城購物抵扣積分點)和移動通信相結合的業務,力圖將手機用戶轉化為京東商城的潛在消費者。阿里巴巴方面也透露,成為虛擬運營商之后,其用戶可以免流量登錄旗下手機應用如來往、手機淘寶等。